AI制图、合唱、太极、乐器……这个暑假,东莞各镇街(园区)为青少年儿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青少年在文化浸润、技能提升和社会实践中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茶山
7月22日,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潮绎非遗焕新实践团”打造的茶山镇非遗数字化传承青少年创客营,在南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启动。该活动以数字科技点亮非遗,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省市典型村——南社村的文化提升。
30名来自南社村的青少年学生和企业“小候鸟”参加了开营仪式。创客营公益课程涵盖茶山公仔实物描摹、AI绘制非遗IP形象、3D建模打印等内容,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了解茶山公仔文化内涵,增进本土文化认同。
在课堂上,茶山公仔传承人精心指导创客营的孩子给茶山公仔上色,大学生志愿者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公仔IP形象“茶山潮公仔”,进行3D建模打印,学习氛围浓。
据介绍,在后期的教学中,创客营将重点指导学生将AI生成的公仔图转化为3D模型框架、操作3D打印,以及作品打磨、上色和装饰等,让创客营学生以“文化+科技”为双翼,成为非遗传承的“数字火炬手”。
虎门
由2025年虎门镇“民生大莞家”公益服务项目资助的“海岛益成长”九门寨暑期夏令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齐齐望过去,清溪里,有只青蛙想跳水;齐齐望过去,小屋里,有只猪仔真风趣。”记者在虎门镇九门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看到,一至三年级的孩子正在上粤语合唱课。老师从气息练习和咬字练习入手,带着孩子们学习粤语歌曲,让他们感受粤语韵律之美,传承粤语文化。
在体能训练课上,教练利用敏捷梯、栏架等专业器材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同时,穿插互动游戏、跳绳等项目,帮助孩子们锻炼体能,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小朋友郑嘉瑶说:“每年暑假都开班,我来了六次。以前只有书法和画画,今年的课程更丰富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孩子、家长的反馈以及多年的经验,今年对项目安排进行了精心调整。此次夏令营分设一至三年级和四至六年级两个班级,还安排了画画、非遗手工、乒乓球、黏土、感统游戏、安全教育等课程,旨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清溪
近日,清溪镇太极拳夏令营开营。20余名少年儿童在市级非遗传承人吴志强的带领下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课堂上,吴志强向孩子们介绍了杨氏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带领大家从基本动作入手,学习太极拳的经典招式。
本次夏令营活动由清溪镇文广服务中心主办,将持续一个月时间。期间学员们除习武外,还将学习象棋,二者相辅相成,旨在帮助孩子们强身健体以及培养专注力和耐心,在文武动静之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朗
7月22日,2025年“童心所向·不负所托”大朗镇“七彩假期”暑期爱心托管班开班。本次托管班为期10天,课程安排包括DIY创意手工课、科学小讲堂、体验非遗工艺课、趣味体育课等。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