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韵武乡,绿美广宁。近三年来,广宁GDP年均增速稳健保持在5%以上,2024年成功跨越200亿元,增速领跑全市,全市综合考评“优秀”;预计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6%,以亮眼成绩,交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好答卷。
大抓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
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科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竹产业与资源循环产业两大特色产业“聚链成群”,总投资21.5亿元的广东阳光科密科创零碳产业园等一批标杆项目相继落户广宁,特普爱、金盟等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两大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百亿。国家能源重点项目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已超24亿元,预计2026年首台机组投产,建成后年均产值将超9.5亿元。富民兴村产业发展壮大,油茶、肉鸽、生猪三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合计突破74亿元,2024年云吞产业产值达28亿元,全国新增门店700余家。翡翠湾白天鹅温泉度假酒店荣获广东省2024年金品级乡村酒店(民宿)称号,三年来全县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70亿元。
大抓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就协调发展新画卷
谋划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89个,总投资275.53亿元,“中国最美县域”成色更足,预计2025年城镇化率比2022年提升6.97个百分点。肇明高速(广宁段)通车在即,投资7.1亿元的北环路全线动工,文旅路(桥)、水声岭隧道顺利通车;覆盖17万群众的集中供水项目加速推进。三年新增学位超4500个,202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比去年增长6.78%;县人民医院晋升三级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等新院区启用,获评“广东省健康县”;长者饭堂实现县镇(街)全覆盖,惠及超15万人次,每千人口托位数三年增幅194%。
大抓城乡风貌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标杆
投入10.78亿元建设7个典型镇、83条典型村,提升农房风貌1.5万栋,“红之源”“绿之韵”精品示范带、荷木新村精品村成为乡村美学新示范。近三年全县新植树超34.22万株,森林覆盖率高达82.17%,排在全省前列,广宁竹海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成为绿美广东的“竹海样板”,推门见绿、开窗望景成为广宁人绿色生活常态。
大抓集成式改革,焕发县域发展新活力
84项行政执法权下放镇(街),“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高效运行,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2092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营商便利度位居全市第二;投融资改革深入推进,国企广泊公司首获2A等级信用评级;古水镇、江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行“全域+竹产业”“全域+农文旅”模式,获上级部门高度认可;EOD项目列为2023年国家发改委推介案例,获30亿政策性金融支持。
大抓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整合纵向、横向、“双百行动”、驻镇帮镇扶村等帮扶力量,举办“校县银企”金融对接会获111.59亿元授信;总投资30.7亿元的穗宁智谷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央企带头、国企参与、民企跟进机制有效落实,撬动社会资本超200亿元,落实“公益+微利”项目31个投资超50亿元。发动商协会、民企参与“百千万工程”超36亿元,发动群众让地筹资、投工投劳达8000多万元。
展望未来,广宁将锚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以产业强链培育发展动能,以城镇建设增进民生福祉,以风貌提升彰显竹乡韵味,以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以社会协同凝聚奋进力量,全力绘就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崛起新画卷。
整理:施亮
视频来源:广宁县“百千万工程”指挥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