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深入百村,讲好珠海“百千万工程”故事

作者 谢静怡 2025-07-17 08:00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日前,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为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实施“媒体+”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7月16日,珠海启动“百名记者·百村纪行”主题采访活动。根据部署,珠海市、区两级近百名记者将肩负使命、奔赴百村,以脚步丈量热土变迁,以镜头记录时代芳华,以笔墨书写振兴史诗,用全媒体视角展现珠海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创新实践。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系列产品立体化呈现百村蝶变

三载砥砺耕耘,珠海大地在“百千万工程”的如椽巨笔描绘下,正展开一幅城乡蝶变、万象更新的壮美画卷。

香洲区的“万亩千亿”产业坐标渐显锋芒,金湾区以工业大区之姿挑起发展大梁,斗门区的四大园区在提档升级中迸发新能,高新区的珠西科学城核心区活力涌动,万山区的现代化特色海岛画卷徐徐展开,经开区的 “千亿级海上产业园”正拔节生长……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新起点上,珠海不断擦亮“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的特色打法,力争在更多领域创造全省全国领先的经验做法——这既是时代赋予珠海的考卷,更是亟待深入解读的改革密码。

值此关键节点启动“百名记者·百村纪行”主题采访活动,旨在进一步汇聚发展合力,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此次活动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以一系列精品报道和特色产品,记录新时代珠海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展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珠海实践。

具体而言,珠海传媒集团将联动各区(功能区)新闻宣传力量,走进全市百余个行政村及部分涉农社区,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村容提升等几大方向,深入挖掘典型经验、鲜活案例和感人事迹,以小见大展现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珠海实践、珠海经验。

形式上,此次活动将突破传统新闻报道的单一模式,根据不同受众的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推出“六个一”系列产品,包括一组精品文字通讯、一组系列图片专题、一组精致化短视频、一组互动式直播、一场线下展览和一本书籍。

通过全媒体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呈现珠海乡村的变迁与发展,具有覆盖范围更广泛、报道主题更突出、蹲点采访更深入、产品形态更丰富、传播渠道更多样五大特点。

在田间地头建设主流舆论场

“最打动人心的报道,往往孕育在离炊烟最近的地方。媒体的记录,不仅仅是田间地头的生活图景,更是珠海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历史底稿。”徐剑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唯有走向广袤田野、广阔乡村,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作品。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察实情,用坚实的脚力、敏锐的眼力、睿智的脑力、生动的笔力,描绘百村蝶变的壮美画卷。

可以说,此次主题采访活动也是珠海传媒集团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一次“动员令”和“大练兵”。

珠海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赵庆平表示,集团采编团队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践行“四力”,勇于创新突破,打造一批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为珠海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贡献力量,为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营造良好氛围、奏响舆论强音。

活动现场,珠海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李丹媛为此次主题采访记者代表钟夏授旗。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我们深知,记者的使命从来不是站在岸边观望,而是走进浪潮深处。”钟夏代表全体记者郑重承诺,将以大地为纸,以海风为墨,深入践行“四力”,展现使命担当,把百村的欢笑与汗水、奋斗的足迹与荣光,写成有血有肉的时代篇章,让“百千万工程”的珠海故事,如盛夏枝头的荔枝甜润心田,如伶仃洋潮声般奔涌向前。

活动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珠海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珠海传媒集团、珠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各区(功能区)支持。

撰文:谢静怡

编辑 蔡如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