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区:实施三大行动,打造标志性成果!

珠海高新区 2025-07-18 07:00

7月15日,

2025年珠海市委农村工作会议

暨深入实施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推进会召开。

现场,珠海高新区提出今年要瞄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目标,力促发展提速提质。下一步将实施现代产业培育壮大、创新生态重塑优化、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等三大行动,打造“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标志性成果。

2025年,

珠海高新区

推进“百千万工程”任务

目标细致明确:

在聚焦县域经济提升,构建珠西科学城核心区特色产业新格局方面,珠海高新区力争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40亿元、占全市12.8%;以化合物半导体、特色工艺和IC设计为主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150亿元;以高性能诊疗、介入、康复器械为主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超150亿元;以新型储能、智能配电网为核心的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超200亿元;力促软信业规模超230亿元、占全市80%。

在聚焦科技创新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方面,将形成以“五大创新中心”(RISC-V生态应用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智谱华章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生命健康应用场景创新示范中心)为核心的科创生态。

在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珠西科学城核心区体制机制新活力方面,系统实施“3+2”改革工程(即:建设全域数字域先行区、低空经济示范区、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构建珠港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新模板和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在全域数字域上,部署超5000P智算算力,完成1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在低空经济上,建强低空服务运营指挥中心,在城市级微电网上,动工首个产业园区微电网试点项目;在港珠澳创新联动和科技成果转化上,构建珠港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新模板,设立并开放港珠澳高校联合虚拟实验室,发布创新资源超200项。

县域要振兴,产业必先行。

珠海高新区

将发展县域产业列为“重头戏”,

突出用改革的办法

解难题、促发展,

以“三大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

取得标志性成果。

实施现代产业培育壮大行动,聚焦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净增200亿元,持续招大引强,重点向软信、互联网产业发力。此外,持续攻坚产业空间挖潜和存量产业园区提质,新增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孵化载体,年内完成500亩低效产业用地整治。

实施创新生态重塑优化行动,年底公开发布珠西科学城首年建设成果,年内建成投用“五大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细胞与基因转化库,提升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中科先进院等“五大创新载体”,夯实7个创新应用场景。办好欧美同学会“双创”大赛、“菁牛汇”双创大赛,全年推出2500套“一免两减”人才住房,力争年内新引进省级以上认定高层次人才超15人。

实施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行动,制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十二条”,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珠海分中心落地,培育引进国际技术转移职业经理人。同时整合珠港澳三地高校资源搭建联合虚拟实验室,探索以“创新券”“模型券”“算力券”支持校企科创资源共享,常态化办好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交易大会,服务更多港澳科技项目再珠海高新区落地。

会上还公布了入选省“百千万工程”第三批典型培育镇、典型培育村的名单,珠海共有2镇27村(社区)上榜。其中,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唐家社区、鸡山社区2个村(社区)上榜,将示范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