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水”到“净水” ,金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17:07

南都讯 记者李洁琼 金湾区近年来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优化垃圾清运体系、提升村容村貌等系列举措,推动城乡生态环保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区行政村已提前一年达到广东省美丽宜居村标准。

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金湾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取得突破性进展。红旗镇三板村广生一队新建污水处理站日前正式投用,日处理能力从100吨提升至300吨。

三板水乡。金湾融媒供图

据三板村广生一队村民小组长黄钊洪介绍,该村共建成5座污水处理站,日均处理污水约700吨,全面满足排放标准。南水镇荷包新村完成污水管网清淤,平沙镇涉农社区新增收集管网1600米,日处理能力提升135吨。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污水收集管网305公里,一体化处理站点23座,日处理规模达2240立方米,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

在村容村貌提升方面,三灶镇横石基村通过建设"四小园"等特色项目,打造出集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生态景观。

三灶镇横石基村。金湾融媒供图

村民吴丽娥表示:"环境改善明显,家门口的小果园让生活更惬意。"该村还通过完善垃圾清运体系,利用边角地实施绿化工程,按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整体打造。

金湾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黄少宏介绍,全区围绕"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目标,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农房风貌提升工程,二是绿美乡村示范点建设,三是田间窝棚专项整治。通过系统治理,实现农村从"污水"到"净水"、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

下一步,金湾区将重点整治山边、水边、屋后等卫生死角,提升公共区域景观品质。同时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建立村民参与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