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安全了!驻吴阳镇工作队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2025-06-29 21:52

低洼泥泞的村路路面加高了洁净了;黑臭水体横流的排污渠装上了排污管道,地面也实现了硬底化;校园里老旧破损的设施被逐一替换,师生安全感直线提升……

今年以来,湛江市乡村振兴驻吴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吴阳镇工作队”)深入走访调研,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帮助吴川市吴阳镇当地群众解决了一件又一件“急难愁盼”。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推进,驻吴阳镇工作队组团牵头单位为工作队筹集“6·30”活动捐赠款共26万元,开展了多个涉及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教学条件的利民惠民项目,项目成效显著,赢得当地群众的点赞。

道路洁净了,臭水渠不见了

“以前这里的污水排水渠裸露在外,周边杂草丛生,环境很脏乱,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帮我们申请资金进行改造,终于告别了多年来黑臭水体横流的窘境。”官歌坉村村干部表示。

官歌坉村的排水渠化身为洁净的硬底化道路。受访者供图

官歌坉村的排水渠化身为洁净的硬底化道路。受访者供图

吴阳镇三端村委会官歌坉村民小组共有2000多人,大部分村民的生活来源依靠在外打零工,收入普遍较低,村集体和村民均难以筹集资金对村中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其中,有1条长约150米的排污渠由于缺乏资金修缮,长期黑臭水体横流、裸露在外,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和健康。还有2条村道因路面过低,每逢下雨总是积水泥泞,影响群众的日常出行。

改造前的排水渠脏乱臭。受访者供图

改造前的排水渠脏乱臭。受访者供图

驻吴阳镇工作队得知情况后,急民之所急,经过深入调研,制定了吴阳镇官歌坉村村内道路硬底化和地下排污管工程项目方案,并寻求派出单位的资金支持。最终,组团牵头单位通过“6·30”活动捐赠的方式,投入11万元支持项目建设。

在工作队的带动下,当地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也不断提升,大家积极捐款,为项目自筹了5万多元。

经过多方的齐心协力,如今,总投入近17万元的吴阳镇官歌坉村村内道路硬底化和地下排污管工程项目顺利建设完成。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脏、乱、臭的排水渠已不见踪影,崭新的排污管已安装完成,还用沙石回填排水渠,修成了硬底化道路。

该项目还修缮了1条建于1991年的水泥路。据悉,近年来随着群众建房地基的抬高,每逢下雨,这条水泥路都会因为路面过低而造成大量积水,水深时甚至倒灌至村民家中,给群众的出行和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对此,该项目对道路加高了15厘米。如今,一眼看过去,崭新而洁净的道路让人赏心悦目,还有群众搬椅子在家门口乘凉,群众生活幸福感不断增强。

加高改造后的乡村道路。麦思容 摄

加高改造后的乡村道路。麦思容 摄

校园设施焕新,助力乡村孩子安全逐梦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走进吴阳镇白沙小学,暗红色的跑道在阳光的照射下耀眼夺目,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也是由驻吴阳镇工作队组团牵头单位通过“6·30”活动捐资建设而成。

吴阳镇白沙小学建校30余年,现有6个年级、6个班级,共有学生156人。一直以来,该校虽然建有运动场,但仅有一条约50米长的泥土跑道,使得学生加强身体锻炼、进行相关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使用的课桌椅年久失修,大部分已损坏,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白沙小学跑道改造前实景图。受访者供图

白沙小学跑道改造前实景图。受访者供图

为改善乡村孩子们的学习环境,驻吴阳镇工作队认真向派出单位反映白沙小学面临的困难,争取资金修建跑道,并为该校更换了100套崭新的课桌椅。

白沙小学跑道改造后实景图。麦思容 摄

白沙小学跑道改造后实景图。麦思容 摄

将镜头转向吴阳沙角旋小学,该校在吴阳镇工作队的帮扶下,校园环境、设施也实现焕然一新。该校教师宿舍楼、教学楼已使用20多年,部分结构、设备出现老化、破损、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其中教学楼的走廊防护栏仅有1米高,不符合现时中小学教学楼防护栏至少须达到1.2米的标准,存在安全隐患。教师宿舍的大部分门窗也已严重破损,暴雨台风时节,只能用木板简易加固防雨防风,对教师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对此,驻吴阳镇工作队帮助沙角旋小学加高教学楼防护栏,并更换了教师宿舍破损门24扇、窗户64个。

项目为沙角旋小学加高教学楼走廊防护栏。受访者供图

项目为沙角旋小学加高教学楼走廊防护栏。受访者供图

“两所学校的设施修缮改造项目总投入15万元,目前已全部竣工投用,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帮扶工作助力提高乡村学校硬件设施水平,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助力缩小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让乡村振兴的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驻吴阳镇帮扶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 麦思容

编辑 傅晓冰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