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25年一季度经济“成绩单”近日出炉。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局数据显示,1-3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达5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6%,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GDP)620.16亿元、同比增长5.5%的亮眼表现形成有力印证。透过电力数据这个经济“晴雨表”,可以清晰观察到肇庆经济向上、向新、向绿的三大发展态势。
肇庆鼎湖供电局运维人员在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电气化示范村进行设备巡视。陈芳敏 摄
肇庆鼎湖供电局运维人员在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电气化示范村进行设备巡视。陈芳敏 摄
向上: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彰显经济活力
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据统计,一季度肇庆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尤为迅猛,用电量达1.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7%。第二产业用电量32.6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3.79%,同比增长6%;第三产业用电量9.8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8.94%,同比增长7.19%。
全社会用电量的稳步增长,释放出内生动力增强、经济稳定向好向上的积极信号。以第一产业为例,一季度的用电量增长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背后是肇庆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农村能源革命,打造新型电气化示范村的努力成果。
自2024年以来,肇庆供电局积极融入地方和服务“百千万工程”部署,累计投入8.8亿推动农村电网巩固提升,推行农业农村电气化工作,完成了鼎湖黄布沙村、德庆古蓬村、高要古西村、封开开明村等一批新型电气化示范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的底层动力基座不断夯实。
工业用电量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一季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广宁县,肇庆广宁供电局组建党员服务队深入广东丽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主动为用户开展“一对一”专项用电检查服务,协助用户做好生产状态评估,确保自动化生产设备开足“马力”运转。今年以来,该公司国内外订单量大幅增长,订单总额同比增加了30%,一季度用电量同比攀升30.14%。
肇庆鼎湖供电局工作人员到制造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用电需求。白国颖 摄
肇庆鼎湖供电局工作人员到制造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用电需求。白国颖 摄
向新:“三新产业”用电攀升突出新质生产力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产业”(包括中成药生产、生物药品制品制造、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港口岸电、互联网数据服务、充换电服务业9个行业)正成为工业用电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一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37.86%。
“三新产业”代表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离不开肇庆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储能产业、金属加工等主导和特色产业多元协同发展的努力。
一季度,肇庆市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10.62亿千瓦时,占制造业用电量首次超过高耗能行业达到37.96%,同比增长8.76%,体现肇庆市产业转型工作成效初显。
肇庆高要供电局以“一企一策”先导式办电机制对接伊盾家居科技(肇庆)有限公司3200千伏安的增容需求,从技术咨询、方案设计到装表接电的全流程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为企业的智能化生产注入了澎湃动力。在四会市重点工业园区,“获得电力”工作专班在全力靠前做好大型产业集聚区的电力营商服务,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电动力”。
肇庆大旺供电局工作人员对高新区重点产业园企业进行走访。高方华 摄
肇庆大旺供电局工作人员对高新区重点产业园企业进行走访。高方华 摄
向绿:绿色动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得益于肇庆市绿色工厂梯度培育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撑,近年来肇庆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正加快创建,制造业“含绿量”逐步提升。
俯瞰肇庆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总装机容量4.97兆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矩阵,一片片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出如蓝色海洋般的光芒。由阳光转化的绿色电能,可为园区产生年均逾百万元的直接收益,同时降低企业综合能耗成本约30%和1406吨标准煤的碳排量。这个肇庆新区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正以看得见的数字效益佐证着绿色动能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绿色产业支持政策的出台同时也为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衍生产业链的带来了重大利好效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并带动充电桩、充电场站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加速完善,直接拉动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需求骤增。光伏产业链在政策利好背景下持续扩张,光伏设备制造用电量出现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一季度肇庆市新能源整车制造、充换电服务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7.75%、38.6%和23.75%。
撰文:唐锦洪 高方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