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新力量⑦|星光织成灯河,张继晃与他的“一点爱心 照亮世界”

作者 刘越亚 2025-10-13 06:31

开栏语

时代奔涌,有一种力量悄然生长。“龙岗新力量”开栏,将持续以文字和影像记录一群与城市共生长、与时代同频率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却共同汇聚成一股推动龙岗向“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现代化城区典范迈进的澎湃力量;他们的故事,是时代真实的回响。我们愿这些故事被看见、被倾听,愿更多同行者被鼓舞、被照亮。

01:20

龙岗新力量⑦|星光织成灯河,张继晃与他的“一点爱心 照亮世界”

深圳龙岗的午后,阳光穿过榕树的枝叶,在同心南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张继晃喜欢在这个时刻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俯瞰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你看,”他忽然开口,“每辆车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正在努力生活的人。”

34岁的张继晃喜欢称自己为“点灯人”。但他强调,自己不是那种高高悬挂在路灯杆上的照明灯,而是愿意俯身向下,为一株小草、一朵野花、一个孩子的作业本投下一缕微光。

“光是有意思的,”他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烁着独特的光彩。在他眼中,龙岗是一座能够同时容纳奋斗与温情、商业与公益、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的奇妙城区。这里的每一个街角,都可能孕育着一个温暖的故事;每一次相遇,都可能点燃一束希望的火花。

张继晃一直在尝试回答一个问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如何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把散落的“星光”汇聚成照亮他人的“灯河”?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他走过的每一个村庄,帮助过的每一个孩子,以及感动过的每一颗心里。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五十元的力量:微小善举的意义

多年前,张继晃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意义非凡的目标:每年必须完成两场以上公益助学活动。“这不是简单的捐钱了事,”他说,“而是要真正走到孩子们身边去,看清他们的眼睛,听懂他们的沉默,理解他们的渴望。”

于是,一个由他牵头的名为“一点爱心 照亮世界”的公益项目在龙岗这片热土上悄然诞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宏大架构,有的只是张继晃和他的伙伴们,以及越来越多通过新联会认识的“陌生人”。他们创造性地采用“多对一”的资助模式:每人每月出资五十元,二十人组成一个小组,长期资助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二十个人,每人五十,就是一千元。”张继晃细数着这笔看似微不足道的资金,“在深圳,这可能是一顿饭、一件衣服的费用。但在某些偏远山区,它是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是一个高中生继续读书的底气,甚至是一个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种资助模式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让公益变得可持续、可参与。每个月的五十元不会给资助人造成经济压力,却能让受助者获得稳定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二十个人的小群体形成了一个温暖的社群,大家可以在群里交流关心,传递温暖,让受助者感受到的不是冰冷的施舍,而是真切的关爱。

一份捷报:四川女孩与二十个小时的不眠夜

2023年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都在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时,张继晃却临时调整行程,踏上了前往四川宜宾的征程。故事的起因是他在义工朋友那里了解到一个名叫小雨(化名)的女孩的遭遇。

小雨2007年6月21日出生,当时是宜宾某区的一名高二学生,就读于理科尖子班,年级排名第三。这样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却面临着严峻的家庭困境:父亲2019年遭遇车祸脚部受伤,之后只能在乡镇周边工地打零工,还患有严重的腰椎病;母亲在家务农,支气管炎很严重;弟弟在读初二;全家每月收入只有800元。

“我们到她家的时候,她正蹲在灶台前烧火,”张继晃回忆道,声音里依然带着心疼,“墙上贴满了奖状,但她不敢抬头看我们。那种眼神,我至今难忘——她既怕看见同情,也怕看见希望,更怕希望之后的失望。”

受访者供图

实地考察确认情况后,张继晃经历了长达二十个小时的不眠之夜。他盯着手机屏幕,一个个联系潜在的资助人,详细介绍小雨的情况,感召爱心人士组建资助群。“那二十个小时,我完全没合眼,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在这个月内帮到这个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一个二十人的资助群成功组建,当月就开始对小雨姐弟进行资助。令人感动的是,这群陌生人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更成为了小雨精神上的后盾。他们在群里鼓励她,关心她的学习进展,在她考试失利时给予安慰,在她取得好成绩时共同庆祝。

两年后,捷报传来:小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大学物理学专业。她在发给张继晃的消息中这样写道:“张叔叔,你们给的那一千元,其实是我们家第一次月收入破千。从那之后,我知道我真的可以走下去,因为有一群陌生人在默默支持着我。”

星光走过的九个省份:不止于四川的爱心版图

小雨的故事只是张继晃公益路上众多感人故事中的一个。十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九个省份,他和公益伙伴们一起探访近万人次,从中筛选了3000户进行资助帮扶,目前正在长期资助的有20户。

“一位资助对象曾经发来一段语音,”张继晃回忆道,“第一句是‘谢谢’,第二句是‘你们让我觉得打工不只是活着’。这句话让我深思了很久。我们给予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困境中的人们感受到了尊严和希望。”

整天往山里跑,图什么?张继晃的回答充满哲理:“商业是船,公益是帆。没有船,帆无处可去;没有帆,船不知何往。只有船帆相济,才能航向更广阔的海洋。”

新联会:从独行者到点灯人网络

2022年,张继晃加入龙岗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这个决定让他的公益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新联会,我看到了‘新的社会阶层’不是标签,而是一种能力——是把个体的微光,聚成城市星河的能力。”张继晃如此描述在新联会的感受。这个平台像一座桥,连起了他的公益项目与龙岗的发展脉搏,也让他的“一点爱心”得以星火燎原。

通过新联会,他组织的公益活动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看到了山区孩子的真实生活;他组织的助学行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形成了“企业+公益”的模式;他甚至把公益故事融进创意里,用文化传播的方式让爱心传递得更远。“最好的传播,是让人看到你的真心。”张继晃深有感触地说。

星光成河:新阶层人士的担当

新的社会阶层是什么?张继晃望向窗外,夜幕下的龙岗灯火如星如河。

在他看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最大的特点就是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既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又不忘社会责任担当。

张继晃特别提到,龙岗区新联会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个体,而是有着共同理想和追求的共同体。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激励,把个人的小小善举汇聚成改变社会的强大力量”。

星光虽微,可成河海;点滴善举,能暖人间。在龙岗这片热土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温暖一直在传递。而张继晃,正是这些故事中“一扇窗”。

阅读更多:《龙岗新力量》专栏

南方+记者 刘越亚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

编辑 栾艺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