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据清远气象部门23日消息,预计今天(24日)15时前后,台风中心距离清远市区最近(约220公里),其12级(平均风力)大风半径50公里、10级大风半径100公里、8级大风半径280公里、7级大风半径320公里,对我市造成大范围严重风雨影响。
面对这一来势猛、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的超强台风,清远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查、转、停”措施,通过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安全转移、适时启动“五停”措施,从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到人员转移等多维度筑牢防御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年9月23日,清城区人民二路,工作人员对道路中央护栏进行加固维修,更换破损的护栏底座。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查”
面对严峻形势,清远迅速启动防御机制,形成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格局。全市254名县领导、1187名镇领导、7209名村干部下沉一线,10906名三防责任人全员在岗,通过6913个网格、14324名网格员实现防御管理全覆盖。在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各地周密细致做好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
突出做好防风措施 坚决消除“头顶风险”
9月23日台风登陆前夕,在江滨公园一绿化带旁,清城区园林所工作人员在距离操作区域前后50米处拉上警戒线,随后对部分树木进行疏枝、修剪,对倾斜树木扶正加固。
“近期专门组织人员对树木进行集中处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9月22日至23日,全区公园广场累计排查16个,修剪树木约327株,扶正加固树木53株。
2025年9月23日上午,市区江滨公园,园林处工作人员对绿化带两旁的树木进行疏枝、修剪。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23日下午,在清新区城西大道一处大型商场外,执法人员联合物业负责人,正对商场户外广告招牌进行细致检查,要求责任方加强检查,对存在隐患的设施及时加固或拆除。
在太和路等城区主要干道,工作人员对道路两旁树木进行修剪加固,并对市政道路、照明设施、燃气管道等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防风做出重中之重,不仅要及时消除头顶风险,还在公园等公共场所张贴防风提示。”据该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相关职能部门已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险情和应急事件信息报送,确保各种紧急突发情况快速处置。
聚焦水库、山塘、中小河流等重点领域
加密巡查频次
9月22日至23日,英德市水利部门累计派出10个技术组共23人次,分赴各镇街开展台风防御督导工作。督导范围覆盖超汛限水库、山洪灾害防御、城市内涝防范和在建工程安全等重点环节。
截至发稿时,督导组已对英德全市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排查,累计检查工程15宗,其中包括7宗水库、3宗电站、1宗堤防和4宗在建工程。通过实地检查,督导组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风险点,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水库安全度汛是台风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据英德水利部门介绍,9月22日15时和9月23日12时已对枫树坪水库、双鱼潭水库进行防洪调度,要求提前预泄,腾库迎洪,确保安全度汛。
针对台风可能带来的强风暴雨,佛冈县水利分类施策,筑牢重点部位防线,尤其是对堤防、水闸等关键部位实施“严防死守”,加密巡查频次,及时处置管涌、渗漏等隐患。
据佛冈水利部门介绍,台风登陆前后,水利部门将同步加强山洪灾害、江河洪水监测预警,通过多渠道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在建工程管控方面,通知所有水利在建工程按要求停工,对临时工棚、施工围堰等进行加固,全面落实防风、防雨、防坍塌措施;针对县城雨污分流综合治理工程和水头镇西田村永久陂水毁重建工程,对发现的围蔽措施不牢固、施工物料滞留河道等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转”
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的同时,人员转移工作同步推进。目前全市上下已落实特殊群体临灾转移 “四个一”机制,全面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突出做好风险地区人员、独居老人、活动板房以及工棚居住人员等重点关注群体的安全转移和安全保障工作,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独居老人、风险区域群众等重点群体应转尽转
“阿叔,强台风到来,今晚你们先不要在家里睡了,这里靠近土坡不太安全。”在清城区长埔村甲化岭村小组,党总支部书记冼永均正带队查看地质灾害点,耐心劝导周边住户紧急转移,通过投亲靠友或集中安置等方式确保安全。
转移工作争分夺秒。23日下午6点,利用村民下班返家的时机,莲塘村网格员朱先裕急忙赶到盘龙村小组,对一户居住在靠近山体的砖瓦房群众进行劝导,“这房子年代较久,抗风能力弱,必须马上转移!”最终该户被安全安置到附近民宿。
在清城区石角镇,推进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安置工作正与时间赛跑。镇村干部向渔民传达台风预警信息,组织力量引导渔船回港避风,尤其是对北江沿岸渔船、孤寡独居老人以及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居民进行劝导和转移。
“包括东城、石角在内,截至23日18时,全区共转移人员 4900人。”据清城区三防指挥部介绍,全区对居住在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建工地等区域的群众,按照“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原则,劝导提前转移并妥善安置。
同步做好人员转移工作
建工地施工人员已有序撤离
随着台风预警信号持续升级,各地也抢抓台风影响前的窗口期,对地质灾害点、小流域山洪、低洼易涝点、危旧房、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危险区域人员全部撤离。
其中在佛冈县,截至9月23日晚,全县已停止所有上山作业、户外施工及高空作业,共转移人员473人,在建工地现场施工321人。按照“应转尽转”的要求,截至9月23日21时,已完成转移3623人。
在阳山县,县镇村全面摸排可能受灾害威胁的人员底数,落实责任对接“三个联系”和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坚决彻底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并加强转移人员管理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截至23日18时,已转移总人数2366人。此外,阳山农业、交通、住建、城综、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各司其职,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目前全县在建施工项目18个,均已按要求于23日下午5点前全部停工。
在英德市,水利部门突出做好在建工程停工以及施工人员撤离工作。截至23日下午,包括石门台水库在内的具备度汛任务的8宗在建工程,均已要求全面停工,撤离施工人员(共停工撤离130人),并要求施工单位落实现场值班,紧盯在建工程运行情况。
“停”
面对超强台风,清远全面进入应急状态、临战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启动“五停”措施,引导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截至9月23日晚9时,交通领域铁路停运、客渡船停航,公交调整为动态发班;全市教育部门发布停课通知,各级各类学校在9月24日停课一天。
交通:铁路停运、客渡船停航、公交动态发班
24日到25日,受台风“桦加沙”影响,我市将出现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为最大限度保障公众出行安全,交通部门陆续发布停运、停航等通知。
23日晚,记者从清远海事局获悉,23日18时起,全市客渡航线全部停航,所有水上施工项目全部停止作业。在强化管控的同时,该局还统筹协调多艘海巡船、应急船艇及大马力拖轮,在辖区重点水域驻守待命,随时准备处置各类突发应急事件。
2025年9月23日,清城区凤城码头,台风停航公告。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铁路方面,高铁、普速列车最先进行计划调整。具体为9月24日全天,省内所有高铁、普速列车停运;9月25日凌晨起,将根据台风影响减弱情况,逐步恢复列车开行,具体恢复车次将动态更新。另外,城际铁路方面, 9月24日全天广清城际铁路停运;9月25日,广清城际将逐步恢复运营,具体恢复运营时间将根据台风影响情况调整。清远磁浮旅游专线将于9月24日全天停运。
公路方面,清远粤运发布通知,9月24日至25日间,市区公交车线路将根据台风预警等级及实时道路通行条件,采取动态调整发班计划或临时暂停运营等应急措施,届时发班准点率会受到影响。
此外在高速方面,清远交警也发布提醒,受台风影响,途经我市的10个高速公路路段可能存在易积水、边坡滑塌等风险(主要集中在汕昆高速和乐广高速部分路段)。交警提醒广大车主行经时要听从指挥,格外谨慎驾驶,遇突发情况及时报警。
学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停课一天
9月22日至23日,市县教育部门陆续发布学校停课通知。截至发稿时,全市8个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于9月24日实施停课。
据市教育局介绍,各级各类学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停课期间,寄宿制学校住宿生在校自学,由学校加强安全管理,走读生居家自学。此外,各县(市、区)教育部门也发布了停课期间学生在家安全管理提醒,请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做好孩子用电用火涉水等安全教育,非必要不到户外场所活动,切实保障孩子居家安全。
来源|清远发布
编辑|展 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