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湾区“中国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开启
八月的大岭山,“中国红”随处可见。
8月2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启动仪式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红岭驿站举行。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正式开启,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全省同步铺开百余项系列活动,旨在以革命文物为根基,以红色旅游为纽带,引领南粤儿女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粤港澳地缘相近、文脉相亲,抗战文物星火相连,革命情谊历久弥新。本届广东红色旅游季,立足广东,辐射港澳地区,不仅成立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举办广东抗战史迹研学、红色主题展演等活动,并且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开展游径体验游等活动,发布《克尔日记》简体版,持续深化“粤游粤红”文旅品牌内涵,为广东建设旅游强省注入一股强劲的“红色动能”。
活动现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
活动现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
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成立
广东作为华南抗战的重要战场,留存了大量抗战革命遗址。为讲好广东抗战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经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同意并作为指导单位,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牵头,会同全省14家单位,共同倡议发起成立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并在“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启动仪式上正式宣布成立。
15家成员单位分别是: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深圳市大鹏新区博物馆、深圳市龙华区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东湖旅店——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惠城接送站旧址、叶挺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台山市博物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
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宣布成立。
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宣布成立。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广东正式构建起华南抗战历史的“记忆共同体”,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事业迈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签署《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合作意向书》,并启动联盟为期3个月的红色研学活动。联盟将以“守护共同历史记忆、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为基本宗旨,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目的,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华南抗战历史研究的水平并强化成果转化,推广华南抗战历史教育,提升公众对华南抗战历史的认知,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功能。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外,《克尔日记:东江纵队营救援华美军飞行员克尔中尉脱险纪实》简体版也在启动仪式上发布,克尔中尉的次子戴维·克尔现场追忆父辈抗战往事,分享出版《克尔日记》的目的及意义。
这份在烽火中结下的革命情谊,不仅传为佳话,更在下一代的血脉里悄然流淌、绵延至今:2009年,戴维·克尔和家人专程来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并向纪念馆捐赠了克尔当年在华作战时穿过的美军飞行员军衣及照片等实物;2015年7月,《克尔日记》中英文对照版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举行首发式,戴维·克尔和家人出席见证。时隔十年,戴维·克尔又一次来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见证《克尔日记》简体版发布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刻。
“父亲希望我们了解这段历史,而我们也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中国的朋友们,并借此表达我们的谢意。”戴维·克尔说。
戴维·克尔现场追忆父辈抗战往事。
戴维·克尔现场追忆父辈抗战往事。
粤港澳大湾区“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粤港澳三地,抗战文物星火相连,红色文脉彼此交织。本届“粤游粤红”广东红色旅游季以粤港澳三地联动的形式,以东江纵队为核心,推出文物主题游径,开展体验游、图片展等活动。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远离党中央、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的艰苦环境下,坚持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华南敌后抗战的中坚力量,被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发源于现东莞、惠州、深圳、增城地区的东江纵队,活动区域遍及粤港澳大湾区以及粤东、粤北部分地市,现存大量与东江纵队抗战相关的不可移动文物,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红色旅游的优质资源。
观众参加红色体验游。
观众参加红色体验游。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选取广州、东莞、惠州、深圳、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香港、澳门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抗战旧址、遗址45处,系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并在启动仪式上发布。
纳入游径的抗战旧址、遗址,类型丰富多元,每一处都承载着东江纵队的抗战印记,不仅是烽火岁月的重要见证,更是传承东纵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保留着抗日游击队在军事斗争、后勤保障、文化建设以及抗日民主政权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是广东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主题展览“华南人民抗战的光辉旗帜”,全景展现东江纵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敌后抗战、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深圳市龙华区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全面反映了抗战时期从香港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等“胜利大营救”事件的历史。
活动现场,新一批“东纵小战士”“港九小英雄”代表出发参加研学体验。
活动现场,新一批“东纵小战士”“港九小英雄”代表出发参加研学体验。
活动当天,粤港澳大湾区“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图片展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新一批“东纵小战士”“港九小英雄”代表也同步出发,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开启半军事化的“军营”体验之旅。自2006年推出以来,这一面向粤港澳小学生开展的品牌活动深受欢迎,目前累计已有超过1万名“小战士”从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这所“小军校”毕业。
百岁东纵抗战老兵及东纵后人共同见证
东纵丰碑,英雄铸就。据不完全统计,东江纵队共进行大小战斗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投诚约3500人,有2500余人英勇牺牲。
逾百岁的东江纵队抗战老兵黎洪登上舞台,全场起立鼓掌致敬,掌声经久不息,两名“东纵小战士”敬献鲜花,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今年7月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烽火砺肝胆 杀敌无所惧》为题对黎洪进行了报道。1942年,不到18岁的他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开始了不平凡的抗战生涯。8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文化名人大营救”,黎洪便是参与者之一。
逾百岁的东江纵队抗战老兵黎洪登上舞台。
逾百岁的东江纵队抗战老兵黎洪登上舞台。
“大岭山是东江纵队的摇篮。1940年10月,我的父亲曾生率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进入大岭山,在这里创建抗日根据地,我们的部队在这里发展壮大。”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之子曾德平在致辞中分享了当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选择在大岭山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原因:党中央为这支弱小的部队指明了发展方向;大岭山地区群众基础好,老百姓拥护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大岭山地理位置优越,扼守珠三角要冲。
曾德平表示,“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在这里启动,是对红色历史记忆的唤醒,是大家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是东纵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有效传承,衷心希望借着红色旅游的东风,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在行走中传承红色基因、在体验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实践中弘扬革命精神。
活动现场,新一批“东纵小战士”“港九小英雄”代表出发参加研学体验。
活动现场,新一批“东纵小战士”“港九小英雄”代表出发参加研学体验。
参与广东抗战史迹研学,让抗战精神在沉浸体验中“活起来”,让红色基因在时代脉搏中“传下去”。启动仪式还发布了3条广东抗战史迹研学线路:“绝密使命”——东江地区抗战风云录、 “飞跃山海”——台山华侨救国行动、“笔底烽火”——文化抗战。其中,“绝密使命”线路,以东江地区抗战风云为背景,结合东江纵队的抗战史实及重大事件,学员化身游击队员,从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出发,完成五个“绝密使命任务”,回顾跌宕起伏的“秘密大营救”及东江抗战风云故事。
据悉,广东红色旅游季,是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各地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红色文旅品牌活动。自2023年创办以来,旅游季充分整合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及各类纪念设施等资源,策划推出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旅主题活动,将红色文旅资源创新性地转化为文旅产品,持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采写/拍摄:南方+记者 黄堃媛 王颖 龚名扬
剪辑:南方+记者 陈文夏 实习生 曾锐琪
通讯员 粤文旅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