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在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道教村,一场承载着跨市深厚情谊的捐赠仪式顺利举行。
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第一埒村将本可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1万尾优质中华斗鱼,无偿捐赠给顺德区农业农村局,专项用于当地的生态灭蚊工作。城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梁体康,第一埒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远超与顺德区农业农村局领导等人共同出席,见证了这批“灭蚊奇兵”的正式移交。
科学投放
全力阻击基孔肯雅热疫情
据悉,这批爱心斗鱼将被科学投放到顺德区乐从镇、北滘镇等多个基孔肯雅热疫情处置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疫情处置区域的景观水体、公园池塘等水域。它们将在这些水域“安家落户”,承担起自然捕食蚊虫幼虫的重任,从源头减少蚊媒孳生。
中华斗鱼,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原生淡水鱼类,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攻击性,对蚊子幼虫有着极高的摄食偏好,是天然的灭蚊“小能手”,尤其适应在静水或缓流环境中生活,能持续、大量地捕食水体中的蚊虫幼虫,有效切断蚊虫繁殖链。更关键的是,作为本土物种,中华斗鱼在发挥“灭蚊奇兵”作用的同时,不会威胁本地水生态系统平衡,是兼顾效率与环保之选。
此次跨市驰援中尤为可贵的是,第一埒村放弃了可观的斗鱼销售利润,主动提出捐赠斗鱼。在当前斗鱼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良好的背景下,该村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选择将这批优质资源无偿支援给面临基孔肯雅热防控压力的兄弟县区——顺德区。这一义举,生动诠释了“一方有需、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彰显了城西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第一埒村党总支部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心系区域协同、共护生态健康的担当。
斗鱼娘家
电商村的发展之路
“前段时间,顺德区农业农村局联系到我,要寻求一种本土食蚊鱼投放去他们那里的水域做好基孔肯雅热疫情工作,我就马上着手准备将1万尾斗鱼无偿捐赠过去。”朱远超看着一袋袋送到道教村的斗鱼感慨。
第一埒村是全国最大的中国斗鱼养殖基地之一,被称为“中国斗鱼第一村”。近年来,该村党总支探索出“党组织引领、电商赋能、全链协同”乡村振兴新路径,并且在城西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大力扶持下,该村积极拥抱“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成功打造为区域性“电商强村”,建成江城区城西街道第一埒村电商创意园,带动斗鱼养殖面积突破100亩,2024年销售额超4000万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00万元。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使该村斗鱼产业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第一埒村“中华斗鱼”美誉度不断提升。此次捐赠的斗鱼,正是该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直接成果。
此刻,一条条承载着第一埒村温度与生态使命的中华斗鱼,正游向顺德的各处水域,一场以生态智慧助力公共卫生的实践正式启航。
它们不仅是捕食蚊虫幼虫的“生态卫士”,更是两地携手开展绿色防控、共建宜居环境的生动见证。此次跨市捐赠,彰显了第一埒村依托特色产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情怀,也体现了城西街道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产业成果惠及更广区域的发展理念。
撰文:赵强 黄一刚
图片:城西街道办事处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