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大行动、建中试园!丹灶产业迈向Next Level

作者 林洛峰 2024-11-12 18:38

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丹灶产业再攀高峰。11月12日,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举办2024年丹灶镇产业发展大会暨中集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发布出海、人才、艺术、链接四大行动计划,对外助力丹灶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对内强化链式协作,促进产业内循环,并为艺术赋能企业发展搭建合作平台。

抢抓省、市、区大力发展中试产业的新机遇,中集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项目在本次大会上正式签约落户丹灶,为促进科技成果在丹灶转化落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的载体支撑。

中集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项目在本次大会上正式签约落户丹灶。通讯员供图

会上,南海区副区长劳剑锋寄语丹灶,要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搭梯子”,为推动企业交流出海“搭台子”,为促进产才共进互促“配对子”,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丹灶镇镇长钟强表示,接下来,丹灶将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厚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新沃土,构建内外资源共享新平台,全力打造“中国氢都、科创丹灶”。

龙头引领丹企出海

“艺术+产业”激发新价值

近年来,以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智能安全应急为代表的战新产业在丹灶快速集聚。同时,丹灶坚持以科技、人才、空间、资本、集群、出海“六大赋能”优质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六大赋能”中的重要一环,出海赋能旨在通过招引培育优质平台,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加速发展,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大会上,丹灶进一步推出出海行动计划,旨在发挥鼎菱跨境电商华南区域总部项目等龙头带动作用,助力更多“丹灶优品”直通海内外。

鼎菱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华南区域总部项目是丹灶首个跨境电商总部项目。会上,项目方代表、泛鼎国际集团副总裁张辉峰就国内企业的外贸态势及问题、国内企业出海面临的困局、企业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等进行了分享,他期待鼎菱跨境电商华南区域总部项目明年10月投产后,将能为本地企业带来更多优质海外订单。

以佛山仙湖实验室为代表的科创平台落户丹灶,带动丹灶已引入26个院士项目、超180个科创项目。大会上,丹灶同步发布人才行动计划,强化对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育,打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互促双强的新局面。

作为丹灶人才行动计划的典型代表,广东轻量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依托佛山仙湖实验室科研优势孵化出来的科技型企业。会上,佛山仙湖实验室副主任卢炽华对该公司的铝合金轻量化总部项目进行了介绍。他透露,目前项目产线建设已经完成60%,依托林建国院士团队,项目将致力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轻量化技术开发与制造创新平台。

2024年是南海的“人文经济元年”,丹灶深入践行人文经济学,高水平创建人文经济示范区。罗行艺术墟作为其中一项“样板工程”,在今年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约1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500万元。罗行艺术墟的火爆出圈,离不开“艺企同行”的成功实践,在此期间,艺术家与丹灶本土企业共创艺术作品、联名推出文创产品,为企业品牌推广、销售渠道拓展带来了新的空间。

大会上,向阳艺术工作室负责人、罗行艺术墟策划总监柳莎对艺术和工业跨界合作进行了展望。丹灶文产特派员、艺术家向阳和彭宇携手丹灶总商会会长何永基、丹灶高企协会副会长姚中沃,共同启动丹灶“艺企同行”行动计划。接下来,丹灶将推动更多“艺术+产业”的故事不断上演。

艺术家向阳和彭宇携手丹灶总商会会长何永基、丹灶高企协会副会长姚中沃,共同启动丹灶“艺企同行”行动计划。通讯员供图

“链”动内循环

面向大湾区建中试大载体

在不久前召开的南海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上,南海提出大力发展沿链经济,通过建立“链式改造”机制,强化场景应用为突破口等手段,加快推动产业集群聚链成势。

在丹灶这片制造业热土上,一家家制造业企业和一个个优质产业项目深度嵌入南海“三高四新六集群”产业体系,不少在产业链上相互关联和补充。近年来,丹灶积极通过产品展示、现场交流等形式,推动产业链内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本次大会上,丹灶推出链接行动计划,促成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和优质产业供应商进行供需对接签约,强化链式协作,促进产业内循环,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稳定性。

本次大会上,丹灶推出链接行动计划,促成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和优质产业供应商进行供需对接签约。通讯员供图

在精密数控机床制造领域,目前丹灶已集聚超15家高端精密数控机床企业。其中,广东原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扎根丹灶,在短短几年间成长为五轴激光机床科技链主,跻身全球数控行业第一阵营。会上,该公司与直驱数控转台、直驱旋转平台的优质供应商佛山德玛特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精密刀具领域的行业代表佛山市伊卡特精密钻石工具有限公司进行签约,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广东隆信激光技能装备有限公司作为丹灶优质机床生产商,仅在丹灶镇内的客户就超过200家。该公司与广东小拓智能品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灯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签约,助力丹灶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中试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一环。今年6月,佛山召开中试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强化中试能力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在丹灶,佛山仙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汇聚人才和科创项目,促成高温工业零碳燃烧等一批中试平台投用,光晶钙钛矿万兆瓦级中试线投产、首片下线,林建国院士铝材轻量化产线落地,为丹灶布局中试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丹灶乘势而上,成功引进中集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项目。

本次大会上,中集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该中试产业园计划总用地面积约150亩,总投资额约12亿元。项目建成后,有望为佛山仙湖实验室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及大湾区内一批成长性较好的科创企业、新能源项目提供高标准、都市型、总部式中试产业配套载体支持。

中集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计划总用地面积约150亩,总投资额约12亿元。图为该产业园项目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产业科技共舞

力争今年项目签约额不低于300亿

会上,劳剑锋表示,本次大会的举办,就是要向全社会释放南海拼经济的决心和态度。他寄语丹灶要在三大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搭梯子”。劳剑锋表示,丹灶发展中试产业,要推动科技成果从“试验场”走向“大市场”,他希望丹灶抓住机遇,为各类中试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加快项目进程,促进科技创新与中试产业互促双强。

为推动企业交流出海“搭台子”。劳剑锋希望丹灶继续做好企业的“服务员”、当好企业家的“店小二”,落实好链接行动计划,促进更多企业携手合作。同时加快鼎菱项目建设,用好该平台带领更多本土企业走向世界。

为促进产才共进互促“配对子”。劳剑锋认为,丹灶开辟了一条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青年人共生互促、协同发展的道路。他强调,未来,丹灶要继续为各类人才筑造更广阔的干事创业平台、交流合作平台,营造更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

会上,钟强表示,接下来,丹灶将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为此,丹灶将全力以赴推动两大新兴千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已引进的龙头项目,拓展应用场景,同步发挥好链主企业作用,加快全产业链布局;重点发力“万亩千亿”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力争全年供应产业用地1000亩、项目签约总额不低于300亿元。

同时,丹灶将厚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新沃土。接下来,丹灶将大力推进中集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中试+研发+孵化+应用场景”的生态系统,大力实施人才行动计划,推动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为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加速赋能。

钟强表示,丹灶还将构建内外资源共享新平台。对内,丹灶将举办更多企业供需对接活动,拉动优质企业、产品互补互联;探索成立艺术与商业共生委员会,开拓艺企同行新领域。对外,丹灶将以鼎菱跨境电商华南区域总部项目为牵引,推动丹灶的企业及产品迈向出海2.0时代。

采写:南方+记者 林洛峰

通讯员 张柏林 谭绮君

编辑 熊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