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惠城区汝湖镇,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如火如荼,挥动铁锹清理垃圾,挥舞镰刀割除杂草,推着垃圾车将清理出来的垃圾运走……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曾经脏乱差的角落如今变得干净整洁,这一切的变化都让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为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典型示范培育,连日来,汝湖镇上下联动、精准发力、重点攻坚,积极发动省级拟培育典型村黄埔村、大良村、村头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吹响人居环境整治补短攻坚“冲锋号”,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效,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在黄埔村,党员们身穿志愿者服装,手拿清扫工具,正热火朝天地清理着房前屋后的垃圾和杂草。村党支部书记孙桂忠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扫帚,一边对身边的村民说:“我们党员得带好头,给村民们做个榜样,把我们村的环境整治好,让大家都能住得舒心!”
汝湖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推动典型村培育工作。黄埔村、大良村、村头村明确“支部牵头、党员先行、党群联动”的共建共治工作思路,党员干部带头行动,率先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发动左邻右舍共同参与村容村貌整治,进一步壮大村庄志愿者队伍,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各村共发动90名党员干部、128名志愿者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
同时,汝湖镇成立联合督查小组,通过定期与随机检查确保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网格推进,集中攻坚
汝湖镇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将黄埔村、大良村、村头村这三个典型示范村细分为若干个管理网格,每个网格明确具体的责任分工,整治工作精准高效进行。
为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团队主动承担起责任,每人负责包干1-2个小组,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带领小组干部、保洁员以及志愿者全面铺开整治工作,确保每一项整治措施都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在大良村,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团队正带领着保洁员和志愿者们,对沟渠池塘和田间地头的垃圾进行集中整治。一方面积极发动党员群众清理村内垃圾死角,对房前屋后、沟渠池塘、田间地头等区域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另一方面持续整治乱堆乱放现象,对村内道路两侧、公共区域的杂物进行清理规整,确保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大良村“两委”干部高景超说:“工作虽然累一点,但是看到村里环境变得更好了,一切都是值得的。”此次整治各村共清理卫生死角1052处,清运垃圾约80吨。
多元宣传,营造氛围
为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在动力,各村积极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悬挂横幅、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整治行动中,广泛传播典型村培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旨在吸引更多村民投身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典型村建设行动中来。
为了让村民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整治行动中来,村头村还推行了“门前三包”制度和“积分兑换”激励机制。村民们纷纷响应号召,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用积分兑换日用品等奖励。村民孙景发高兴地说:“这活动真好!既能让我们住得更干净舒服,还能得实惠!”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宣传激励措施,各村成功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形成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汝湖镇将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在整治提升上下功夫,在常态长效上做文章,努力实现“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整整齐齐”的目标,为全域建设和美乡村、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张琳 蔡逸思
图片:汝湖镇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