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不仅有人文色彩,还有深厚的科技力量,非常适合阅读与科幻创作。”4月26日,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海漄现身松山湖,以“穿越时空的艺术”为主题,与读者分享创作经历与感受。第一次走进松山湖,这里优越的环境和科技底蕴让海漄颇感“相见恨晚”。
当天,首届ULAND湾区阅读嘉年华在悠兰里ULAND-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钟书阁滨湖区域启幕。这场为期8天的嘉年华活动集结国内数十家出版社、设置数十个摊位,通过“文化+商业”创新形式,打造集阅读推广、艺术体验、文创交流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场景,为大湾区读者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阅读盛宴。
阅读是文旅消费的“流量入口”,也是文化认同的“情感锚点”。松山湖正通过持续的文化内容供给和场景再造,营造从“孤读”到“共享”的“悦读”新生态,加快从“旅游目的地”向“文化体验场”的深层转型。
书香为媒构建立体文化场域
从千年古埙的悠扬,到科幻作家的脑洞碰撞;从年轻人扎堆的潮玩市集,到旧书交换的暖心角落,首届ULAND阅读嘉年华把“诗和远方”都装进了松山湖。
在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滨湖草地边,书页随着微风翻动。百家书林·智识嘉年华活动集结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家出版社,带来上千册书籍,涵盖经济、文学、历史、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吸引众多“书虫”纷纷到场打卡。
“此次特别精选了多本从国外引进的DK出版社权威读物,涵盖从宏观星系到微观细菌等多个科学领域。”广东人民出版社展位负责人胡先生表示,这些书既能满足孩子们对浩瀚宇宙的好奇,也能带他们探索微小细胞的奥秘。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湖畔草地上,不时传来琅琅书声。在Uland湾区阅读嘉年华·经典诵读大赛现场,来自松山湖艺鸣幼儿园、松山湖实验小学、松山湖实验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及教师,以不同形式颂读经典,用声韵流转演绎动人篇章。
除了传统的书籍,活动还将“阅读”场景充分延伸。悠兰里卡通IP“U仔”和他的朋友们——“小黑鱼”与“斑纹羊”现场亮相,与大小朋友进行亲密互动。“小黑鱼”与“斑纹羊”曾在首届湾区国风动漫游戏大奖中斩获“最佳动漫角色奖”,是本次阅读嘉年华重磅引入的合作IP。
“这些可爱的IP形象备受小朋友喜爱,也赢得了年轻朋友的青睐,为活动增添了不一样的乐趣。”“斑纹羊”和“小黑鱼”作者程发龙表示。
“太神奇了!海底世界就在我眼前,一切都像真的一样!”在幻旅之门展位前,戴上VR眼镜的小朋友不自觉地转动身体,脑袋好奇地左右张望,手臂随着虚拟场景中的互动需求时而伸展时而抓取,完全沉浸在书中的奇幻世界。
松山湖图书馆还联合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创意市集,带来手作、非遗等产品,集中展示文创艺术与“黑科技”,校园创意与城市文化在此激发出新的可能。
“活动以书为载体,以松山湖滨湖步道为结合点,吸引更多人到松山湖休闲、娱乐、阅读。”钟书阁华南区域总经理张文表示,活动覆盖全年龄段人群,构建起一个“可读、可感、可玩”的立体文化场域。
“悠兰里ULAND定位为湾区文化新地标,致力于打造理想生活向往地。”深圳华侨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总经理张雯表示,悠兰里ULAND希望通过系列举措,让每个来到松山湖的人除了看到美丽的风景,还能感受到在地文化。
以书会友碰撞思想文化新知
当天,两位知名作家现身东莞钟书阁,举办读者分享会,与广大粉丝面对面交流。雨果奖得主海漄带来个人首部科幻短篇集《海漄怪奇故事集》,并以“穿越时空的艺术”为题,与读者畅聊创作与科幻;被誉为“童话皇后”的著名作家管家琪带来题为“吃出中华文化”的分享,讲述创作历程与阅读感悟。
海漄在科幻创作领域独具风格,2023年凭借《时空画师》斩获第81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成为中国科幻文坛的耀眼新星。
在分享会上,海漄与读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与灵感来源。他表示,科幻一直是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栖息地,而从过往的历史长河中探寻故事,是他创作的一大乐趣。
“作家海漄的精彩分享,让我对科幻文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市民马女士表示,自钟书阁入驻松山湖以来,经常邀请知名作家举办读书分享会,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优质的阅读与休闲空间。
与优秀知名作家开展高质量的面对面交流,如今在松山湖正成为常态。仅东莞钟书阁入驻以来,就已经先后邀请著名作家蔡崇达、刘子超等做客开讲,不少作家还携带新书与读者见面。
今年元旦前,知名旅行作家刘子超携其新作品来到松山湖钟书阁,与广大读者分享创作经历与感受,并举行作品签售会。现场人气火爆,不少读者专程从外地赶来。蔡崇达则携其新作品《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来到松山湖。
除了网络热门作家,在松山湖也不乏许多专业性、学术性的阅读交流活动。3月22日,著名历史学家葛承雍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馆,以“巨唐珍宝——《大唐国库》里的过往”为主题,为线上线下近3.8万名听众带来精彩分享。
葛承雍从其著作《大唐国库》出发,通过展示文物图片串联史料,为现场观众深入解析大唐的国库制度,从大唐国库的视角来回看唐代历史。
这些作家的到来,为松山湖注入了文化的气息,带来了思想的碰撞,而松山湖的科技与山水、人文氛围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子超是首次来到松山湖,他表示,如今像有钟书阁这样的文化社区,未来可以开展更多作家、艺术家驻地项目,增加他们在此居住的机会,进而能够更深入、持久地与读者交流互动。“我非常希望今后有机会再次来到松山湖,在这里长时间地待一待、转一转、看一看。”
“听到松山湖,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优美的环境。这里处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很好的人居生活样本。”蔡崇达还透露,未来,他可能会创作一些以大湾区为背景的作品,其中有一些故事就发生在东莞。
阅读空间通往多元“文化体验场”
实际上,松山湖早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爱阅之城”,阅读基因深植于城市肌理。近40万册藏书的松山湖图书馆、刚刚拿到国际设计大奖的东莞钟书阁、散落在社区里的阅读驿站、街角的文艺书店……科创工作者、学者、亲子家庭,都能在此随手翻开一本书。统计显示,2024年,东莞图书馆松山湖分馆APP点击量居全市首位,超120万次。
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总指挥陈和生受邀担任2025年东莞市阅读推广志愿大使。他结合在松山湖科学城开展科研工作时的所思所想,向广大读者推荐李政道先生主编的《科学与艺术》,认为该书是跨界融合的典范,展现了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和谐之美。
“在AI新浪潮来袭的当下,科技工作者更需要阅读的滋养,让每一次思考为城市发展积蓄能量。”陈和生表示。
良好的阅读体验离不开优质阅读空间的加持。近日,东莞松山湖钟书阁书店项目荣获2025年Muse设计奖室内年度最佳。该奖项是全球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奖项之一,被称为“设计界的奥斯卡奖”。
东莞钟书阁坐落于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隔湖便是松湖烟雨的岭南风光。东莞钟书阁设计大胆融合东莞的“工业风”,以“时钟钟楼”为核心元素,用齿轮、表盘、管道、银河星海等装饰将科技人文具象化,一经开放便成为东莞乃至周边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书店”。
这样的“最美阅读空间”在松山湖并不鲜见。松山湖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也十分巧妙,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无论东南西北,都能沐浴在充足的自然光中。随着太阳的轨迹缓缓移动,温暖的阳光从不同角度倾洒而入,为室内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
图书馆环境优美,这里既是成年人的精神乐园、自习胜地,也是小朋友的快乐基地,三楼的空间被分割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松山湖图书馆每年会举办超过650场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几乎每天都有活动。”松山湖图书馆副馆长冼君宜表示。参与条件也非常简单,只要是图书馆的读者,都可以报名参加。
此外,在松山湖的各个学校、企业内,也藏着不少富有特色的阅读书屋,为不同群体持续提供着文化滋养。
如今,松山湖不仅是湾区青年的“共读客厅”,更成了年轻人的“精神充电站”。今年,首届悠然咖啡节、松山湖赏花月等贴合年轻人的活动“出圈”、爆火,通过持续的文化内容供给和场景再造,松山湖正从“旅游目的地”变成“文化体验场”。
当书香渗入湾区青年生活,当古籍经典与科幻畅想在湖畔共鸣,松山湖正以阅读为介,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撰文:陈启亮 林逸君 何绮莹 章倩倩
统筹:郭文君
来源:南方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