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备1500亩产业用地,中山阜沙“工改”改出发展新天地

阜沙发布  2025-04-24 07:04

近日,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向政府部门致赠锦旗,感谢阜沙政府在大湾区智能家居产业园“工改”项目中展现的高效服务。通过政企协同攻坚,该项目在完成竣工验收后仅40个工作日内便完成了项目竣备和确权工作,再次展现了“阜沙速度”。

大湾区智能家居产业园“工改”项目占地36亩,经过改造,容积率由0.67跃升至3.2,预计年产值可达3亿元,年税收突破千万元,该项目的成功落地加快了阜沙建设“智能家居整装定制小镇”的步伐。

△大湾区智能家居产业园改造前

△改造后效果图

曾经,破旧的锌铁棚、“散乱污”厂房在阜沙是常见景象,不仅土地容积率和产值税收双低,也制约着城镇风貌提升。经过三年的努力,如今一栋栋高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这样的蜕变得益于中山市的“工改”政策的强力推动。

千日攻坚,改出新空间,成就万般变化。经过三年的日夜兼程,阜沙镇共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约1500亩,已动工项目61个,规划建设厂房面积175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招商完成率约75%,工业投资额超32亿元,占全镇工业投资的57.4%。这场“工改”攻坚战为阜沙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改革:

党建引领,规划先行

2022年1月,恒纳等三个“工改”项目集体动工,整备土地170亩,打响了阜沙土地整备第一枪。在动工仪式上,阜沙镇党委书记张峻峰表示,阜沙镇要以“小镇也有大作为”的气魄,直面解决工业用地碎片化、低效化问题,打好“工改”攻坚战。

△2022年11月18日,阜沙镇举行欧华智造中心项目奠基仪式

三年前,在中山市高规格召开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动员大会后,阜沙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连夜召开会议,第一时间成立“工改”指挥部,下设工作小组,由部门业务骨干和市下派干部组建一支“工改攻坚队”。同时,成立“工改”工作专班支部委员会,党员干部先锋冲锋在“工改”前线,为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阜沙镇以规划先行作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全镇“工改”蓝图,通过“四个结合”统筹划定东阜路片区、罗松西片区、罗松-大有片区、上南片区等四大改造片区,以“工改”突破工业用地碎片化困局,连线成面,在四大片区中大力整备低效工业用地,着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服务:

靠前服务,刷新“阜沙速度”

欧华智造中心是全市首宗采取“房地产开发资质”开发的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该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实施方案的完善、政策解读、基础设施等建设,阜沙政府、工改工作组提供了全程支持和指导。”并对阜沙的高效率和精细服务频频点赞。

为加快“工改”项目进程,阜沙镇不断在服务能效上做“加法”,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生命周期办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改造难题;倒排工期,以“改造方案审批即动工”为抓手,统筹加快“工改”项目建设;推进并联审批,不断缩减流程审批时间。阜沙镇首个村企合作改造项目——智诚云谷(阜沙村改造项目)从土地摘牌成交到顺利拿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仅用时22分钟,实现了“交地即动工”的转变。

三年来,阜沙镇全周期服务共撬动61家企业参与自改,激活存量空间,欧华便是其中之一。阜沙深挖潜力资源,了解企业增资扩产需求,靶向开展政策宣讲、融资对接、方案设计等促改服务,引导大地块业主通过自主改造或合作改造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

破题:

“一村一策”,村村增收

阜沙镇坚持“工改”与乡村振兴结合,根据各村实际,探索“一村一策”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阜东村:面对“无工业配套指标”“无项目建设资金”“无项目承租方”的困境,村党总支联同镇“工改”专班,通过公开招引租赁企业预付租金的方式,撬动金融杠杆,成功推进提质争先“示范引领”工程项目。

△阜东村工改项目

上南村:面对邻近的国有用地和集体用地难以进行连片整合的问题,上南村突破政策限制,采取“先招商,后报改造方案,村企合作+单一主体归宗”的改造模式,实现集约化产业升级。

△改造前

△项目效果图

阜沙村:项目采取“村企合作”模式,通过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将村民小组土地所有权变更到村集体名下后进行“集转国”,再由村集体遴选开发主体,采用“物业+现金”的形式进行改造。

卫民村:项目由村经联社主导实施全面改造,通过对旧学校进行改造,将土地功能变更为工业用途,积极为该项目破解建设资金和招商等方面的困难,探索“建设+运营”模式,撬动金融杠杆进行自改。

△改造前

△产业园效果图

下好“工改”关键一子,带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满盘皆活”,为富民增收开辟了“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天地。“工改”后,上南村项目地块租金年收入提升约8倍,村集体资产壮大超亿元;阜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提升约13倍,村集体资产壮大3160万元;阜沙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提升约2.5倍,村集体资产壮大4720万元;卫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提升约3倍,村集体资产壮大6350万元。

向新:

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高地

“工改”,还是阜沙镇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法宝”。在上南村,唐尚高端制造产业园一期、二期已竣工,园区内建成厂房70%已完成招商,目前已储备了20多个项目。据介绍,园区将聚焦低空经济、AloT、先进设备制造、新能源材料等高端产业。

“工改”还推动首个“10亿+”投资项目——康澳5G环保共性产业园落地,该园区占地160亩,总投资16亿元,改造后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年产值预计13亿元,年税收7000万元。作为中山市首批环保共性产业园,该园区污水处理中心采用先进的环保设计理念,工业污水日处理能力达6000吨,可涵盖线路板电镀及金属表面处理的企业进驻,实现“集中生产、集中治污、集中供热”,推动产业链聚集发展。

△康澳5G环保共性产业园效果图

阜沙镇坚持改造与产业发展格局相结合。积极融入中山市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大力构建“两轴、两心、多园”产业发展格局,锚定智能家居、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应急节能、数字生态、大健康等六大产业。同时,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以连片工业用地“承接大产业、发展大平台、招引大项目、服务大企业”。“工改”既为阜沙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吸引着优质新兴产业落地聚链式发展。

从低效厂房到高新园区,千亩产业空间焕新、数十亿投资落地、村集体收入提升,三年“工改”攻坚,每一步都印证着“精品阜沙”的魄力和智慧。未来,这座小镇将继续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用“小土地”撬动“大未来”,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 李姗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