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镇村经济,如何再造新引擎?|2024年度关键词⑤

作者 苏斯铭;邓建青 2025-01-01 22:35

“力争三年内实现全区村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上全覆盖。”2024年10月14日,电白区委二届十二次全会报告给镇村经济发展定下目标。

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镇村经济发展一方面要聚焦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机制创新,凝聚社会多元力量,开拓新路径。

过去几年,电白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驱动,大力鼓励乡土能人返乡,探索在劳动力相对富余的乡村创业办厂。“乡村微工厂”由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镇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黄岭镇,茂名市布莱达纺织品有限公司的乡村振兴车间里,电动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赶制订单,他们大多是来自周边村落的村民群众。罗坑镇,福强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将电子生产线搬回村里,年产值最高已突破1000万元。

望夫镇,“乡村微工厂”累计已有20多家。它们业务广泛,涉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塑胶制品、电子制品等,吸纳了周边1000多名村民就业,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实现稳定增收。

火热的势头中,电白“微工厂”已发展至约1300家,年产值达30多亿元,帮助从业人员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瞄准三年内实现全区村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上全覆盖的目标,电白决心再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抓住重点建筑业央企、优质建筑业民企结对帮扶、佛茂“村企共建、村村结对”帮扶等机遇,通过创建合资公司、“微利+公益”等合作模式,推动帮扶合作出成果;精心组织政企对接活动,引导商会、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百会帮百镇”等行动;完善强镇、强村公司运营机制,强化农村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通过“国企+村集体”“农村CEO+村集体”“政府+公司”等模式,激发镇村经济活力。

2024年,电白区在21个镇街全覆盖成立镇级商会。“一会帮一镇、多会帮一镇、一会帮多镇”等模式带动下,商(协)会对接帮扶镇街已开工项目达30多个,总投资额20多亿元。

近几个月,电白各镇街纷纷成立强镇、强村公司,寻求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金、人才、资源优势互补,探索破解村级资源有限、承接业务受限等问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如今,电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全部成立强镇强村公司,2024年12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同比增长20%以上,并继续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动荔枝、龙眼、丝苗米、圣女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扩面、增量提质,拓展农业产业精深加工增值增效空间,建好N个乡镇加工产业园。

不断的探索之中,强镇兴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撰文:苏斯铭 邓建青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