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善举 微光大爱”大埔县“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现场交流暨文明实践视频展播活动举办

作者 陈泽铭 2025-01-15 12:19

1月15日,“凡人善举 微光大爱”——大埔县“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现场交流暨文明实践视频展播活动举办。活动由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大埔县委宣传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纵向帮扶协作驻大埔县工作队、大埔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旨在充分展示大埔县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丰硕成果,进一步发挥“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

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张爱芳,县委副书记、“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大埔县工作队队长吴静等参加活动。

现场通过播放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刘方舒、孝老爱亲“广东好人”赖彩红等6位先进典型事迹视频,宣讲员深入挖掘助人为乐“中国好人”黄祈録、孝老爱亲“广东好人”张海霞等4位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宣讲,播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汇报片等形式,生动展现“身边好人”榜样力量和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丰硕成果,激发情感共鸣,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讲述大埔好故事,传播大埔好声音,传递大埔正能量。

“中国好人”黄祈録是一名退役军人,2022年4月因突发脑出血去世。“如遇不测,将有用的器官捐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一同当过兵的妻子按其生前愿望,签署了丈夫的器官捐献同意书,并也进行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黄祈録捐出了自己的心脏、肺脏、眼角膜等器官,让六名危重患者重获新生。

“广东好人”廖乐年是马来西亚华人,退休后放弃悠闲生活,回到祖籍地湖寮镇长教村义务教授英语二十多年,并资助20多名贫困大学生。他积极捐资修建村道,并带动村民修路、开垦耕地。他克服语言、生活困难,自创英语学习方法,累计培养学生超过5000人。

“广东好人”张海霞是枫朗镇溪背坪村村民,她秉持着客家妇女勤劳、刻苦和俭朴的品质,独自一人照顾家中3位瘫痪病人,尽好一名妻子、儿媳的责任,成为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广东好人”余伟兰是光德镇雷峰村村民,也是一名村干部。20多年来,生活的艰难考验着这个平凡的女子,但她始终心怀大爱,坚强面对,照顾患病的公公、伯母、丈夫,在平凡中书写了孝老爱亲的不凡乐章。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展现了身边的榜样力量与道德之光,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张爱芳对大埔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希望“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珍惜荣誉、持之以恒,做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时代精神的引领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希望各级各部门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组织开展好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发挥好典型在理论宣讲、移风易俗、文化文艺等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大埔精神文明建设。希望广大干部群众汲取榜样力量,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携手共进,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为助推“百千万工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吴静表示,各镇(场)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让群众成为发现“好人”的主体,激发好人共生效应。要用好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凝聚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广泛组织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和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近年来,大埔县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工程”,通过建立机制、选树典型、营造氛围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挖掘各行各业的凡人善行,涌现出一大批“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目前,大埔县共推荐选树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2人、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广东好人”16人。同时,创新“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开设《微光》专栏以短视频方式传播好人故事,在县文明实践中心(县博物馆)设置“好人展示墙”,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南方+记者 陈泽铭

供图 梁新唐

编辑 罗蔚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