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看,以华为总部基地为核心,坂雪岗科技城依托完整布局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网,加速建设世界级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往东行,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暨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储能产业园重磅落子,百亿级重点项目火热建设中,建成后预计容纳超万名研发人员。
两家深圳龙头企业的重点项目“坐镇”城区一东一西,这是深圳市龙岗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硬实力”的真实场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身居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立足“中国工业第一城”深圳,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龙岗有何“挑大梁”之为?今年,龙岗区将2025年GDP增长目标定为6%左右,彰显了一座“5000亿”城区干字当头、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决心和担当。
在新年伊始的区党代会和两会上,龙岗区向外界官宣了城区的最新发展目标:打造“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现代化城区典范。每一次的举棋落子,都是对未来格局的全新打开。当2025年在接续奋斗中掀开新的一页,龙岗区锚定“四有”目标,在保持韧性中积蓄发展动力,全力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向前。
5000亿元之后高位求进
工业增长创近5年最好成绩
继2023年GDP突破5000亿元关口之后,2024年龙岗区经济总量有望迎来新突破。
过去一年,龙岗区工业经济全面发力。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龙岗区工业增长创近5年最好成绩。
龙岗稳中向好的工业表现,在国内外舞台上得到印证。过去一年,携带“龙岗基因”的创新产品与技术频频崭露头角,凭实力“硬控”海内外观众。
高巨创新大型无人机编队在夜空中拼出沙特王储头像惊艳中东,表演火到国外获马斯克推特实名点赞;艾比森以“一块屏”闯世界,点亮塞纳河岸,闪耀巴黎奥运……这些“名场面”的背后,离不开龙岗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厚基础和支撑。
工业是龙岗经济扎实的“底盘”。目前,龙岗区已集聚以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为代表的千亿级制造业集群3个、百亿级制造业集群6个,彰显“龙岗智造”的产业竞争力。
企业,向来是产业大区的名片和招牌。自坂田总部基地出发,华为开启了领先其他通信设备供应商的全球化征程。从龙岗的车间起步,比亚迪迈向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星辰大海。龙岗不仅是龙头企业的成长地,也是创新企业的“高产田”。
最新数据显示,超过52万家企业已在龙岗安家落户,总量位居全市第一。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近年来,龙岗区新增企业数连续三年居全市首位。这些数量庞大的企业群体,构成了产业大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
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
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
过去一年,龙岗区顶格推进企业服务,力度空前。龙岗区先后举办全区企业服务大会,落地“我帮企业搭场景”首场专场活动,启动“培土倍增”五年行动,每隔两月便推出助企“大礼包”。
面向未来,龙岗区将以超常规资源供给服务企业。2024年,龙岗启动“培土倍增”五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8年底,五年内实现重点行业企业“数量、质量、产量”3个“倍增”,全力培育出最适合企业成长的“价值高地”和“成本洼地”。
随着企业梯队的优化和产业集群的壮大,龙岗“产业森林”有望加速培育形成,为一座5000亿元城区的下一次能级跨越再添动能。
城市实力“软硬”兼修
加快建设“四有”现代化城区
一座现代化的城区是什么模样?在区党代会报告中,龙岗区用了“四个有”作答: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
以“四个有”为新发展目标,龙岗区加速推动城区综合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锻造发展硬实力,龙岗区将以“有商机”为导向,营造一流产业发展生态,打造全球投资优选地。
今年,龙岗区将开展招商引资跃升行动,引进投资额超亿元产业项目260个以上;整备产业用地超1平方公里,为企业和优质项目“安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全力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增强城区“青和力”,龙岗区将以“有得住”为目标,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全区发展战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
今年,龙岗区将围绕青年人“求职落脚、租房打拼、购房置业、创新创业”四大阶段,实施“千床万房计划”,力争成为青年来深安身的“第一站”;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超3000套,持续擦亮年轻人友好城区底色,吸引更多推动城区发展的生力军。
提升城区吸引力,龙岗将以“有意思”为内涵提升城区软实力,以“有品质”为追求提升城区整体功能面貌,为城区塑造“好看外表”和“有趣灵魂”。
2025年,龙岗区将引办大型赛事、演艺活动80场以上;新建碧道超32公里,新增骑行道25公里以上;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高中学位3300个,加速描绘与深圳东部中心相匹配的城区形象。
城市的活力来源于人。城市的进化,也始终伴随着如何回应人们的需求。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四有”目标的指引下,龙岗区全力将城区发展的“大图景”与市民群众的“小美满”相融,营造更有活力的城市氛围,展现更具“年轻态”的城区形象,加速营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近悦远来的魅力城区。
深圳国际大学园
深圳国际大学园
一线案例
“我帮企业搭场景”:
产业大区 服务企业新范式
深圳最大“水缸”清林径水库里,企业实地“练兵”展示智慧水务新技术;公园里,机器人穿梭其间秀出新绝活,展示“人机搭配,干活不累”的智慧城管新场景……2024年,“场景创新”的风吹到了龙岗。
“我帮企业搭场景”,是龙岗区助企服务的新探索。过去一年,《龙岗区“我帮企业搭场景”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5年)》发布。这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专项行动,让城市变身为一座开放的“场景库”,让政府和企业组成了合力谋发展的“好搭子”。
“从0到1”的研发突破,“从1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往往是创新型企业发展路上的“坎”。当掌握前沿技术的企业团队苦于难以找到发挥技术价值的应用场景,当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等难题需要寻找新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双方的供需桥梁由政府来搭建。
过去一年,“我帮企业搭场景”的助企实践在全区上下火热开展。龙岗区多个单位牵头搭台,为企业场景能力(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提供测试验证、首试首用、应用推广的机会,引导“能力”与“机会”双向奔赴。
在深圳大运中心,一众“显眼包”让人目不暇接。在绿色草地、商业街区、生态湖景和体育场馆之间,水面救生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警用巡逻机器人……各类天上飞、地上跑、水里游的机器人大显身手,上演现实版“机器人总动员”。
在公园里,无人驾驶环卫清扫车自动规划最优清扫路径;巡逻机器人高效识别并清除路面垃圾;无人机带着查违工作向“云端”发展……市内外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带着各家“种子选手”现场展示,科技感满满的智能装置,激发市民的体验热情。
梳理开放场景机会、发布场景能力清单、举办场景供需对接会,成为龙岗区助企发展的“新常态”。目前,龙岗区已发布首批场景机会清单共216个,涉及AI政务、公共服务、数字文旅等34个需求领域;发布《龙岗区场景开放通则(试行)》,揭牌成立场景应用创新工作专班办公室,从顶层设计上为依托场景需求的成果应用提供保障。
面向未来,龙岗提出:力争一年内落地不少于10个具有示范性和重要影响力的标杆场景,两年内落地不少于100个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场景,每年为不少于1000家次企业开展场景对接。
一批更具成功转化潜能的“科创风景”正在加速成形。龙岗有“景”,风光无限;一条新路,已然铺开。
采写:南方+记者 刘越亚
摄影:南方+记者 朱洪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