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锦鲤“游”到香港参加亚洲比赛,在这个春天引起了观赏鱼圈的震动。
今年2月15日,东莞派出6尾鱼代表内地锦鲤首次出境参加国际比赛的新闻,登上媒体要闻。佛山也派出了11尾,与东莞共同成为内地仅有的2座参赛城市。
佛山参赛锦鲤获得奖项。
佛山参赛锦鲤获得奖项。
圈外人士看到这样的新闻也感到惊讶:出个境而已,怎么锦鲤不能出境吗?
出境、入境,对人来说是一件轻松的事,对锦鲤却是个大难关,尤其出境去参加正式的国际赛事,更是难上加难。
难在哪?不仅难在锦鲤通过官方渠道出入境的程序复杂,还在于内地锦鲤是否具备与国际高水平锦鲤“掰掰手腕”的实力,以及能否跟得上这场国际游戏的规则。
3月11日,11尾完成任务的锦鲤在佛山正式解除隔离,回归“家庭”,形成了出入境的闭环。
这意味着,内地养殖培育的锦鲤,不仅够资格与国际高水平锦鲤“比美”,更能经过正当程序“出海”,去争一争全球锦鲤市场份额和锦鲤评判标准的话语权。
一只血统纯正、品相优越的锦鲤,价值可从数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团和锦鲤(佛山)养殖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团章却认为,能参加这个比赛,比锦鲤本身的价值更大。
故事的全貌还要从年前说起。
香港时隔十多年再次举办亚洲锦鲤大赛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1月下旬,内地各大锦鲤养殖场接到来自香港锦鲤会的邀请,“希望内地也可以派鱼参与这场盛事!”
养殖场主们的心直痒痒。“2月15日比赛,马上就过年了,前期还有大量准备工作,怎么弄、鱼怎么走?”时间紧、任务重,让不少养殖场望而却步。
锦鲤要出境必须先隔离再检测,这就要求养殖场必须具备条件成熟的隔离场所,但这样的条件不是每家养殖场都有。周团章看着自家的隔离场心动了,“不如试一把!”
检查、验收隔离场,选出自家最好的鱼,给鱼“体检”……赛前15天,参赛锦鲤进入了隔离场。
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关员也在忙里忙外:建立参赛锦鲤识别档案、申请进境动物隔离场使用证及进境检疫许可证、开通出境鲜活农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现场检疫,对参赛锦鲤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组成专家组时刻关注参赛锦鲤检疫状况……
2月14日,“选手们”终于监管合格,算是“半只脚”踏进了赛场。
周团章不由得感慨,以往内地锦鲤无法出境参加国际赛事,一方面是因为内地锦鲤育种历史短、技术有限,还不具备与国外优秀锦鲤PK的实力;另一方面,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了解别人的“游戏规则”,但很少有企业愿意去了解,即使愿意了解也很难达到别人的要求。
不仅如此,各国之间还存在不同的动植物检疫标准和贸易政策,加上国际物流运输成本高、难度大,种种原因导致内地锦鲤迟迟未能登上国际舞台。
“锦鲤出入境都需要经过检疫,以往困难是因为锦鲤很容易带病,但这次参赛的锦鲤通过了官方程序的检疫,这说明我们的锦鲤在养殖环节上有了技术突破。”佛山市农业农村局渔业科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近几年国内锦鲤产业飞速发展,锦鲤的养殖培育技术也得到大幅提升,今时早已不同往日。
大赛前一天,健康的佛山锦鲤准时抵达香港尖沙咀九龙公园。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2月15日-16日,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锦鲤同台竞艳。评委们参照花纹、体型、泳姿等不同标准对参赛锦鲤打分,佛山锦鲤也很争气,在比赛中拿到了“优胜一席”的奖项。
短暂休整后,佛山锦鲤又踏上返程路。不过,返程路可能也没那么好走。
据公开报道,以往由于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原因,外出参赛锦鲤赛后无法返程入境。参赛锦鲤往往价值高,如无法返程将造成很大损失。
这次,在香港和内地海关的通力合作下,比赛锦鲤按正常程序回到佛山隔离场,开启了14天的隔离。
3月11日,周团章收到一则通知:锦鲤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解除隔离了!此时,距佛山锦鲤出发前往香港比赛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
得知锦鲤已经通过检验检疫,消毒后就能恢复往常生活,周团章赶忙向大家报喜。“这是内地锦鲤首次完成出入境的‘破冰之旅’!”他很激动,因为这不仅是内地锦鲤首次出境参加国际比赛,也代表着内地海关与香港渔护署防控水生动物疫病跨境传播规则衔接机制的新突破。
周团章等人在香港比赛。
周团章等人在香港比赛。
“完成这次比赛,看起来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对我们锦鲤界意义重大!”周团章说。
“出”,代表内地锦鲤将来可以出口全球,与世界各国竞争市场份额和锦鲤育种技术的话语权;“入”,代表全球锦鲤将来都可以来内地参加活动,进一步繁荣锦鲤文化和产业。
周团章期待,国内锦鲤在全球“生花”,锦鲤标准中国定的那天一定会到来。
采写:南方+记者 王蓓蓓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