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赔条款要看清,莫踩保险误导“坑”|惠州消费维权典型案例⑤

2025-03-14 17:36

案例名称:

历经二年两次调解 保险纠纷圆满化解

处置单位:

惠州市保险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

一、案情简介

张某2014年投保某公司重疾险,2020年加保医疗险。2022年因桡动脉闭塞住院申请理赔,保险公司以“医疗险未续费停效、疾病未达重疾标准”拒赔。经惠州市保险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保险公司支付关爱金,张某保留保单。2024年张某因病复发无力续费,且仍未达理赔标准,再次申请调解。

二、调解过程与结果

2022年调解:张某投诉业务员误导销售、未通知续费,要求全额退保或理赔。调解员调查发现,保险公司已发送续费提醒且无销售违规证据。经多次沟通,调解员引导张某权衡退保风险(失去保障、再投保困难),最终保险公司提高一定额度的关爱金,张某同意保留保单。

2024年调解:张某病情加重且经济困难,坚持全额退保但拒接受现金价值损失。调解中,张某情绪激动,提及家庭破裂并威胁报复。调解员单独安抚,了解其因疾病导致情绪失控、孤立无援的困境,建议保险公司协议解约。经评估,保险公司同意解约,避免矛盾升级。

三、案例点评

1. 同理心沟通:调解员换位思考,取得客户信任。

2. 专业与耐心:调解员熟悉条款,耗时两年持续跟进,精准评估客户需求。

3. 灵活处置:结合客户家庭变故,推动协议解约,实现双赢。

南方+记者 张峰

【来源】惠州市保险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