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布镇:“四个突破”向下扎根,“乳源三宝”向上开花

作者 潘俊宇 2025-05-13 09:59

雨后春笋生机旺,风拂柳丝春意长。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的春天如诗如画,气象万千。

5月上旬,笔者走访美丽壮观的大布乡村,见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新气象:郁郁葱葱的麻竹笋林,微风轻拂卷起千层绿浪如绿色海洋;生机盎然的豆苗、薯苗、菜苗枝繁叶茂;机声轰鸣的生产车间吐露着薯干、笋干、腐竹的清香……

“全镇把发展腐竹、薯干、笋竹的‘乳源三宝’特产作为大产业,作为实现‘百千万工程’的大目标。在具体措施上,着力抓好‘乳源三宝’种植面积、品牌保护、产品研发、销售渠道等‘四个突破’。经过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大布镇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乳源三宝”的发展需要,大布镇党委、镇政府筹集了500万元,建设了产业振兴标准化帮扶车间,并与高等院校合作研发“乳源三宝”即食化产品,建立了标准化生产线4条等;切实创新“121+N”产业振兴和“1+7”产业“集结号”……通过这些有力的举措,打开了“百千万工程”的新局面。至2024年12月,麻竹笋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笋干约1500吨,年产值约5300万元;番薯种植面积3300亩,年产番薯干约130万斤,年产值约1800万元;腐竹每年总收入约1600万元。这些成果,不仅改变了村民观念,打破了发展障壁,推动了“乳源三宝”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了200户农户增产增效增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布镇委、镇政府决心挑起“百千万工程”重任,以“四个突破”向下扎根,让“乳源三宝”特产向上开花,培育欣欣向荣的产业。

扩容提质

推动“乳源三宝”种植面积取得突破

大布镇党委、镇政府为做好“百千万工程”的优秀答卷,结合镇村农户、企业等实际,制定了2025—2027年“乳源三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标之一是推动“乳源三宝”种植面积取得新突破。其具体措施是建设种植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种植面积;实施政策资金支持,解决农户和企业的后顾之忧,扩大种植规模;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种植效益;优化“林下经济”模式,有序引导扩大麻竹种植农户和企业退出桉树种植,扩大麻竹种植范围,探索“农光互补”模式,利用光伏项目资源,拓展光伏板下的种植空间,逐步推行“光伏+番薯”“光伏+黄豆”等农光互补模式。

为让种植面积取得新突破,该镇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和企业创建“乳源三宝”种植示范基地。在夹水村、英明村、埕头村建成一批番薯、黄豆种植示范基地;在夹水、坪山村、白坑村建成麻竹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以示范带动种植面积的突破。

至2025年底,黄豆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番薯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麻竹笋种植面积达到30000亩,建成并投入使用“乳源三宝”原材料仓储烘干物流集散中心,出台“乳源三宝”产品标准,推动镇内现有企业均标准化生产;成立腐竹、番薯干、笋干协会;研究开发“乳源三宝”系列特色菜。

至2026年底,“乳源三宝”原材料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黄豆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番薯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麻竹笋种植面积达到35000亩。至2027年底,黄豆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番薯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麻竹笋种植面积达到40000亩。

打造商标

推动“乳源三宝”品牌保护取得新突破

“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乳源三宝’品牌,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要有新的突破。”大布镇相关负责人说。

该镇主要采取五条措施,力求品牌保护取得新突破,包括创新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高校结对帮扶作用,助力品牌保护迈上新台阶;构建行业标准体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着力加强品牌保护;加强产品品控力度;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培育农业品牌精品;打造区域品牌矩阵,制定严格的品牌使用准入标准等。

据悉,该镇到2027年底,建成不少于3个标准化生产厂房,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工艺、统一质量,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标准化产品体系,培育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工作。到2027年底,成功培育“二品一标”、名特优新品牌不少于3个,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品牌。

科研支撑

推动“乳源三宝”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

“实践结果表明,推动‘乳源三宝’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关键一招是科研支撑。”该镇农业分管领导肯定地说着。

为此,该镇着力抓好产品研发创新,以“链”招商,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提升“农产品加工、储存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方面工作。重点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科研支撑”的路径,提升产品研发的深度与广度,推动农业产业的持续进步,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主体,科研支撑”的创新体系,利用专项政策、资金扶持、龙头企业科研投入等措施,开发即食腐竹、即食笋干、豆干、豆腐、豆腐花、鲜腐竹、香薯粉、豆浆粉、辣条、竹饲料、竹塑板制作等深加工。到2027年底,研发不少于5个新产品;利用和盘活镇内闲置的产能资源,加大以“链”招商力度,盘活旧址、旧舍、旧楼等,采取回收开发、委托出租、合作开发等多种路径,用于建设农产品和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3个以上。同时,建设原材料仓储烘干物流集散中心,提升原材料的仓储能力,保障原材料就地加工供应,化解成本高、原材料不足、季节间断等难题,改造供销及相关企业原有仓储广场,打造文旅相融合,集生产、销售、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场地,创建产品研发新载体。

创新模式

推动“乳源三宝”销售渠道取得新突破

该镇实施“乳源三宝+一产+二产+旅游+康养+对外展销平台”的举措,创新产业营销模式及产业的融合延伸,实现“乳源三宝”的销售渠道取得新突破。

在具体实施上,切实抓好产品物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深度融合交通、运输、电商、快递等物流衔接;利用莞韶结对帮扶机制、农民丰收节、腐竹文化节等对外展销平台等,如每年组织镇内企业及种植大户参与旅游文艺节、农民丰收节或莞韶农特产品推介会等,让“乳源三宝”跳出瑶乡,闯出销售渠道的新天地;让产品销得广、销得快,销得好!让“乳源三宝”成为大布乡村的“摇钱树”,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赖月新 赖向荣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