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湛江市学校美育工作与“三个习惯”养成教育的融合发展,5月16日上午,湛江市教育局在湛江市第二十八中学组织开展学校美育落实“三个习惯”养成教育研讨活动。湛江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苏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甄巍教授,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领导、体卫艺股(科)负责人、艺术教研员和广州支教名师团成员,各县(市、区)中小学校长和艺术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市直属学校分管副校长和艺术科组长等参加活动。
活动以“以美育人,习惯养成,共促成长”为主题,设置成果展示、课堂教学观摩、经验交流分享、专题讲座等环节,通过展示研讨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分享美育融合“三个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经验和优秀成果,推动各学校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成果展示环节,湛江市第二十小学、湛江市第三十小学、湛江市雷阳实验学校、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湛江市第三十六小学、湛江市第八小学、湛江市第十七小学、湛江市第二十八中学八所学校通过作品展演,以美育为媒,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三个习惯”的具体内涵。扎染、陶塑、编织、书法、贝壳粘贴……来自不同中小学的学生积极地展示和讲解自己的作品,老师们认真倾听。
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广州市育才中学江丹丹老师以七年级音乐课例《送别》切入,设计发声、肢体律动等训练环节,将音乐素养培养与“三个习惯”养成有机结合、互促共进。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罗焱老师聚焦五年级美术课例《踏歌图》,运用解构法引导学生关注国画细节,把国画赏析变成沉浸式教育实践,让学生在赏画中潜移默化贯通“三个习惯”。
在经验交流分享环节,湛江市第二十八中学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精彩的实践经验分享。如应用“一体两翼”模式将常规课程与特色社团相结合,以及创新审美能力、习惯养成、创新实践等多维评价体系等。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以陶艺为载体,融合工匠精神培育与文化传承的实践案例。
“培育艺术核心素养离不开学生生活……”在专题讲座环节,甄巍以《艺术核心素养与“三个习惯”养成教育》为题,围绕教育目标、艺术核心素养等方面,指出要关注艺术学习的习惯养成和学习过程;要以美育浸润行动,推动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的养成。他表示,美育不仅是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应通过艺术实践构建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闭环体系,使审美感知转化为学习专注力、耐挫力、持久力、共情力和自信心。
下一步,湛江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美育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确保美育课程的正常开展;完善美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美育素养和习惯养成;加大对乡村学校美育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教师交流、送教下乡、线上帮扶等方式,促进城乡美育教育均衡发展。
撰文:林日清 罗鑫 通讯员 顾淑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