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当天,联成远洋渔业集团旗下深圳市联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华南渔业有限公司联袂登场,带来800斤蓝鳍金枪鱼,瞬间成为展会的焦点。
现场,大厨们以精湛的刀工将鲜嫩的鱼肉切片,引得市民们排起长队,争相品尝。“这是我吃过最新鲜的金枪鱼!”一位年轻食客在品尝后忍不住赞叹。
这条蓝鳍金枪鱼48小时前还在西班牙大西洋海岸畅游,如今已新鲜上岸并出现在展会现场。通过一场切鱼秀,市民们亲身感受到了深圳渔企在远洋捕捞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
与时间赛跑,在大铲湾建工厂
经过数十年的深耕发展,联成远洋渔业集团已与萨摩亚等多个太平洋岛国合作,建设远洋渔业基地,组建金枪鱼自捕团队,并在深圳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将优质金枪鱼运回国内。该集团副董事长周运达介绍,该公司每年向国内运回约150吨冰鲜鱼货,其中大部分通过深圳机场进口落地。“我们的产量约占全国的15%。”他说。
近年来,深圳提出建设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和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为此,联成渔业集团在大铲湾片区选址建设金枪鱼加工厂、冷库等配套工程,并引入全新的自动化设备。“冰鲜鱼货对鲜度的要求极高,工厂设在机场附近,就是为了和时间赛跑,同时也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8600万人的消费需求。”
周运达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渔企聚集在深圳,将渔业资源投放在深圳,未来将会带动金枪鱼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助力深圳形成区域性的价格指数。目前,我国已编制发布中国远洋鱿鱼指数,不断增强鱿鱼资源掌控能力和价格影响力,进行更加精准的资源评估与预测。
开放加工现场,打造渔文化名片
在日本,筑地市场和丰洲市场已成为城市名片,也在国民和游客心中烙下深深的渔文化印记,带动了金枪鱼等一批海鲜消费。周运达透露,在联成渔业集团的规划中,金枪鱼加工厂未来将向社会开放,并配套参观设施、设计参观路线,让市民切身体会渔文化的魅力,进而培育市场。
在一般消费者印象中,金枪鱼是高级食材,然而深圳渔企通过整合上下游环节,让产业运营效率更高,创造了更实惠的产品。周运达提到,随着与货运航空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搭建高效的海陆空物流网络,该公司得以大幅压减金枪鱼的运输成本,从而降低黄鳍金枪鱼、大目金枪鱼等自捕鱼货的售价。“我们的产品价格可以与海捕的三文鱼齐平了。”他说。
当下,中国的金枪鱼市场尚在起步阶段,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有待提升。周运达表示,国内消费者比较青睐油脂高的金枪鱼产品,但国外更流行偏瘦的金枪鱼产品。他分析,国内市场正处于开发期,且金枪鱼消费仍然偏向高端场景。“我们的策略是将大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等偏瘦鱼种包装成‘海中牛肉’,推向日常生活场景。”他说,“金枪鱼的营养价值很高,我们相信能将市场培养出来。”
产品获国际认证,新渔船即将“上新”
在为现场观众带来舌尖上的美食盛宴的同时,联成远洋渔业集团通过科普互动的形式,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据悉,联成渔业是全球第一家取得大目金枪鱼海洋管理委员会(MSC)认证的远洋渔业企业,也是中国首家取得MSC认证的远洋渔业企业。目前,中西太平洋公海金枪鱼MSC认证也正在评估中。
随着渔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联成渔业集团还打造了国际先进的远洋渔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积极推动渔业装备现代化不断升级。继去年10月与中量创云完成29.8米金枪鱼延绳钓船的交付与新造船签约之后,该集团今年将继续建造三艘代表我国现代化远洋渔业最高水平的新材料玻璃钢船。
据悉,联成远洋渔业集团构建起“产、加、供、销”一体化的金枪鱼全产业链,业务覆盖亚洲、美洲、欧洲等全球多个地区,投入生产远洋渔船72艘,年捕捞各种金枪鱼超一万吨,总产值达10亿元人民币。
撰文:李嘉耀
摄影:鲁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