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模范熊辉:为制造业装上AI的翅膀|劳模巡礼

作者 昌道励 2025-05-01 08:00

“广东有着非常完备的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的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系统,应为制造业插上AI的翅膀,推动所有产业再上新台阶。”作为长期从事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方面科研工作的科学家和人才培养专家,广东省劳动模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讲座教授熊辉一直专注于推动AI赋能实体经济。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讲座教授熊辉。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讲座教授熊辉。

近年来,他为学校制定了系统、高效、创新的校园知识转移相关管理办法,与数百家企业进行了产学研对接,签署了上亿元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服务于广东省的百余家企业,还推动孵化了70余个创业项目。

推动设立10亿元成果转化母基金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狂飙突进,人类文明正站在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关口,各行各业也迫切需要高层次、具备综合能力的人工智能人才。

位于广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自成立以来就备受关注,它创新性的融合学科设置以及“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理念是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创新性探索。2021年起,熊辉便加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擘画人工智能学领域的发展蓝图,并带领团队逐步建立了广州市人工智能前沿交叉科学重点实验室,获批了广州市人工智能重点学科。

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军‘人物’,是一个‘人物’红利时代。”熊辉认为,过去从事流水线重复劳动的“人员”未来很容易被AI替代,AI对具有一般专业技术的“人才”可能也会带来冲击。而“人物”则是具有创新精神、领导力和战略眼光的人才,具备建立平台、制定标准、打造系统、创建品牌的能力。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讲座教授熊辉。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讲座教授熊辉。

“获得省劳动模范的称号,也激励着我和团队继续努力创新,培养更多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并继续推动以港科大(广州)为核心的创新区建设,打造独一无二的‘创新生态球’。”熊辉表示。

什么是“创新生态球”?熊辉解释道,在“0到1”的圈层,学校与孵化出的企业之间将建立良性的“输血”和“造血”机制;在“1到N”的圈层,学校将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成立合作项目等多种形式,在国内外企业与港科大(广州)的老师之间建立联系,助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

为了打通上述“0到1”“1到N”的圈层,熊辉带领团队制定了系统、高效、创新的校园知识转移相关管理办法,与数百家企业进行了产学研对接,签署了上亿元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服务于广东省的百余家企业。

同时,熊辉推动校政合作协同,打造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与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设立了10亿元港科大(广州)成果转化母基金,与多家创投机构合作形成了创投基金矩阵,推动孵化了70余个创业项目。

整合大湾区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

今年初,国际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学术组织之一,国际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公布了新一届会士(AAAI Fellow)名单。

因在人工智能和移动计算领域作出重大贡献并开发了广泛使用的Informer算法,熊辉当选2025 AAAI Fellow,成为今年当选AAAI Fellow的科学家中,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大学的学者。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团队参加国际人工智能大会。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团队参加国际人工智能大会。

一直以来,熊辉都致力于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商务智能、互联网证券和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目前,他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研究领域发表顶级论文400余篇,学术引用超5万次,影响因子高达96,荣登2%顶尖科学家榜单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及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是他和团队目前最重要的课题。据他观察,广东有着非常完备的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的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系统。应利用好AI技术作为商业突破点和产业“装修队”的特点,对广东的机械设备、电子设备行业进行AI赋能。“让硬件的强项加上软件的赋能,软硬兼施,用最短时间为制造业插上AI的翅膀,推动所有产业再上新台阶。

熊辉进一步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广东更要承接好源于香港、澳门的优秀想法,比如从0到1的创造,并在广东实现从1到N的落地。“香港还有非常强的资本优势,要把香港的资金引进到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科技发展航道上,推动产业迸发更大的转型升级势能。

南方+记者 昌道励

编辑 钟烜新 李卓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