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下一代电池技术,这一新品在广州亮相

作者 杨天智 2025-11-28 20:03

11月28日,“三维赋能 集流未来——三孚新科&讯隆益联3D复合集流体(Cu)新品发布会”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这也标志着这款拥有国内首个3D复合集流体发明专利的产品成功亮相,正式进入应用推广阶段。

3D复合集流体(Cu)。 受访者供图

3D复合集流体(Cu)。 受访者供图

集流体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整体表现。当前,从日常使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到绿色出行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已深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对集流体材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D复合集流体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导电率和安全性能,更能精准适配固态电池、硅碳负极电池等前沿应用场景。”发布会现场,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于清教解释称,这项技术为传统液态锂电池和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

三维赋能 集流未来——三孚新科&讯隆益联3D复合集流体(Cu)新品发布会举行。 受访者供图

三维赋能 集流未来——三孚新科&讯隆益联3D复合集流体(Cu)新品发布会举行。 受访者供图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认为,复合集流体有望改变现有材料格局,在产业端和资本端均受到高度关注。

来自三孚研究院的曲文慧对新品进行了详细解读。据介绍,该产品采用阻燃纤维膜构筑的3D多孔结构,突破了传统复合集流体的材料限制,在能量密度、充电倍率和安全性等方面实现多维提升,可满足高端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特种储能系统对高安全性、轻量化及长循环寿命的要求。

发布会现场,三孚新科还通过江西龙南生产基地的连线直播,向与会嘉宾展示了3D复合集流体的量产实况。该产品已于今年11月在自研一步法设备上试产成功,并与多家头部客户推进送样测试,已有客户开始小批量下订单。

南方+记者 杨天智

编辑 钟展锋 彭正子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