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来自国内各大剧种的戏曲名家云集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大湾区艺术节”):由京剧名家史依弘领衔主演的《霸王别姬》《锁麟囊》时隔多年再次来到广东,在佛山、珠海火爆上演,一票难求;豫剧名家李树建携沉浸式小剧场版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首次到访大湾区,以独创的“喷空+沉浸式”表演形式惊艳亮相。
《锁麟囊》在佛山大剧院演出。
《锁麟囊》在佛山大剧院演出。
除此之外,福建梨园戏名家曾静萍、潮剧名丑方展荣、粤剧名家倪惠英和曾小敏做客9月17日举行的大湾区艺术节“艺术讲堂”活动,分享各自对于戏曲发展“守”与“破”的见解,共同探索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破圈”新路径。
京剧遇上“粤语梗”,豫剧走进观众席
“到了广东,能不能在台上讲两句广东话?”在京剧《锁麟囊》佛山站演出之前,史依弘提出了这个想法。剧中饰演薛家婢女梅香的,是上海京剧院武丑演员潘梓健,他刚刚获得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身为广东揭阳人、精通粤语和潮汕话的他,马上有了主意。
“‘憨居居,食煎堆’是一句粤语口头禅,形容一个人傻乎乎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在‘春秋亭’那场,用在脾气倔强的赵禄寒身上很合适。”14日晚,当演至赵禄寒回绝梅香送来的锁麟囊时,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潘梓健冷不丁冒出这句粤语,引得台下哄堂大笑。
这处巧妙的修改,让台上台下都十分意外。潘梓健自己也没料到,“台下突然就炸了锅,还有观众尖叫。”演出结束几天后,他仍十分兴奋地与记者分享当时的心情:“那一刻台上台下的距离突然变得很近,我们与观众实现了共鸣,非常开心!”
类似的一幕,也在《清风亭上》《程婴救孤》的演出现场上演。9月19-20日,这两部豫剧经典作品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李树建大胆加入了“喷空”这一类似“评书”的曲艺元素,并设计了不少走进观众席表演的桥段,让观众耳目一新。



沉浸式+喷空,豫剧还能这样演? 《清风亭上》给大湾区观众惊喜!
沉浸式+喷空,豫剧还能这样演? 《清风亭上》给大湾区观众惊喜!
在河南方言里,当地人称漫无边际的聊天为“喷”。李树建介绍称:“演出过程中,喷空演员讲一段,我们唱一段。他把不重要的场次,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出来;重要的场次、唱段,由我们演出来。演员还会从观众席入场,与观众一块演、一块唱。”
例如,在《清风亭上》一剧中,当演到张元秀读信一幕时,演员会从观众席挑选一位观众来读信。在19日广州场的演出中,粤剧演员冼鉴棠被选中,成为幸运观众。他别出心裁地用粤语读信,与豫剧演员上演了一出粤语与河南话的惊喜互动。而当演到张元秀夫妇乞讨一幕时,演员甚至直接从观众席入场,步履蹒跚地走向舞台,边走边“行乞”,还有观众配合着将手中的矿泉水、小零食等投入篮子。
沉浸式豫剧《清风亭上》,演员走进观众席互动。
沉浸式豫剧《清风亭上》,演员走进观众席互动。
新颖的尝试获得了大湾区观众的认可。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吕珍珍认为,“喷空”的加入,以画外音的方式介绍故事缘起、引出上场人物,在穿针引线的同时,又联系现实、评论剧中人物行为,既能引发观众思考,又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让这部戏变得“独一无二”。
地方剧种创新需要“两条腿走路”
无论是经典京剧剧目《霸王别姬》《锁麟囊》,还是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沉浸式豫剧《清风亭上》《程婴救孤》,都在本届大湾区艺术节上收获了不少年轻拥趸。一方面,这体现出传统戏曲在当下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看作是戏曲艺术通过创新表达与区域文化联动,成功激活了传统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对话。
“京昆看规范,地方戏看特色。”李树建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戏曲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永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近年来,他主动拥抱互联网,通过直播吸引年轻观众,曾创下单场直播吸引157万人围观的“战绩”。他旗帜鲜明地指出:“进直播间来就相当于进剧场来看我们演出,直播间的点赞就是剧场里的掌声。谁拥抱互联网,谁受益。”
在传播形态不断变化的当下,如何守护戏曲的根基?曾静萍在大湾区艺术节“艺术讲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方言与音乐是地方剧种的根基,若失去自身特色,剧种就可能会被同化。她以福建梨园戏为例,梨园戏的根基在于泉音、泉腔、泉调的方言特色,以及“十八科目”的严格表演程式。“是闽南文化养育了这个剧种。地方剧种如果离开了地域,就等于没有了根脉,所以首先要服务当地观众。”
对于戏曲同质化的问题,倪惠英同样表示了担忧,“一些剧种有个性的东西在不断消失”。对于粤剧的发展,倪惠英表示:“一方水土一方艺,岭南文化的特点是兼容并蓄、开放创新、现代意识强。一些戏可以很传统,另外有一些戏也可以很新潮,走得更远一些。”她表示,粤剧“硬桥实马”的表演、缠绵悱恻的唱腔是其特色,创新需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夯实传统根基,也要以现代意识开拓新的表演形式,最终用艺术征服观众。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剧照。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剧照。
近年来,曾小敏在戏曲电影实践上蹚出一条创新之路。由其主演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斩获2400万元票房,创下戏曲电影纪录,第二部《谯国夫人》又打破五项首映纪录。但她清醒地认识到:“戏曲电影仍需解决‘戏曲为本还是电影为本’的争议,其实两者应是‘双灵魂共鸣’——尊重电影镜头语汇,才能让戏曲内核更好地表达。”
她提出“破圈首先要打破自身的‘舒适圈’”。从舞台粤剧到戏曲电影,从B站跨年演出到环境式粤剧探索,每一步创新都需“承受质疑、稳扎稳打”。她强调:“每个剧种有其独特的气质,创新没有固定模式,可交给市场与历史检验,我们这代人要做的是‘该传承的传承好,该闯的路试一下’。”
相关阅读:
南方+记者 徐子茗 实习生 王雅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