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非遗“邂逅”新潮流,望牛墩七夕活动浪漫“出圈”

作者 夏颖燕;张珊珊;邓浩;吴松琦 2025-08-29 08:29
01:00

非遗“邂逅”新潮流,望牛墩七夕活动浪漫“出圈”

当古老的乞巧习俗邂逅现代文旅创意,8月28日,望牛墩镇“我们的节日・七夕”文化活动如期盛大开启,这场以“乞巧”文化为主题的盛会,深度串联岭南水乡的独特风情与蓬勃文化活力,不仅是望牛墩人翘首以盼的年度盛事,更成为“湾区周末IN东莞”的热门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共赴一场跨越古今、融合传统与潮流的浪漫之约。

当晚,“七夕之夜”古风晚会在镇文化广场浪漫上演。诗朗诵《何为七夕》带领观众回溯节日源头,民乐、舞蹈、杂技、粤剧等节目接连登场。琴剑节目《流水》刚柔并济,少儿古典舞《望溪灯影》充满童趣,粤剧《七夕银河会》焕新传统魅力,压轴的“拜七姐”仪式庄重肃穆,再现传统乞巧民俗,令观众沉浸于岭南水乡的浪漫与文化传承之中。

广场的另一边,同步开展的“匠心七夕”特色贡案展汇集了来自全镇21个村及三所学校制作的24台手工贡案。

各村贡案在保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岭南农耕” 等传统场景的基础上,深度融入水乡元素与时代特征,有的贡案以“绿美乡村河涌整治”为主题,用细腻的手工刻画出水乡河道清澈、两岸绿植环绕的美景;有的贡案描绘 “幸福家庭欢聚” 的场景,人物神态各异、动作鲜活,传递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温情;还有的贡案聚焦 “百千万工程” 建设图景,用微型模型还原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的热闹场景。

三所学校的作品则童趣满满,孩子们用环保材料搭建 “校园乞巧角”,再现课堂、运动区等熟悉场景,同时描绘家乡的蜕变,既是 “非遗进校园” 的教学成果,也让水乡乞巧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每一台贡案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与巧思,集中展示了望牛墩民间乞巧贡案的精湛技艺与浓郁水乡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成为七夕文化活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美食市集同样人气高涨。“寻味七夕”市集汇聚地道水乡小吃与创意美食,配合英歌舞、醒狮、烟花瀑布等非遗展演,为市民带来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体验。

在水乡公园,“寻味七夕”特色美食市集同样人气爆棚。夜幕下,市集灯火通明、人潮如织,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热闹非凡,烟火气十足。

作为一场以水乡文化为底色的味觉盛宴,市集汇聚了望牛墩镇的各类特色风味,从传统水乡小吃到创意美食,应有尽有,打造出一场集味觉探索、非遗传承、消费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美食之旅。

在品尝美味的同时,精彩的非遗英歌舞、醒狮大会、烟花瀑布、大唐不倒翁、飞龙飞凤等表演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赏。

除了文化与美食,“工韵七夕”望牛墩镇工业展也为七夕文化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展览现场,望牛墩本土知名企业纷纷亮相,带来了自家的优质、高端产品与创新工艺,充分展现望牛墩现代制造业的实力与活力。

据悉,本届七夕系列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潮流音乐会、非遗贡案展、特色美食集市、书法美术摄影联展、系列手作体验课……更多精彩内容继续上演。

撰文:夏颖燕 张珊珊

摄影:邓浩 吴松琦

编辑 冯文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