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牵手”河源共建灯塔盆地,派出160名科技特派员

广东教育头条 2025-07-05 14:33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下称“华农”)农村科技特派员政校企合作交流会在河源市灯塔盆地农高区举行,对华农与河源共建灯塔盆地进行研讨。此前,双方已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将重点在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延伸等领域加强合作,助力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

“这几年,一批又一批科技特派员来到我们河源一线,包括来自华农的专家人才,他们带着技术、带着情怀扎根田间地头。”河源市委常委、秘书长孔德胜介绍,华农“牵手”河源,搭建了“科技特派员—永根科技站—新农院分院”三级服务体系,为当地累计派出16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已转化科技成果72项、建成示范基地45个。

在这期间,“紫金禅茶”“航天水稻”“连平鹰嘴桃”“双江西瓜”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脱颖而出,其中“紫金蝉茶”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华航香银针”成为全省唯一超级稻常规丝苗米品种,东源县义合镇帮扶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华农帮扶紫金县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瞄准紫金县特色蝉茶产业,对茶园栽培管理、制茶技艺、茶叶品牌建设、茶园运输轨道搭建等全链条提供技术攻关与指导,一年服务紫金蝉茶的专家学者达1000人次以上。

“我们组建了跨学科专家团队,覆盖茶学、植物保护、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工程等学科,深入紫金县开展茶产业科技帮扶。”该负责人说,团队还在当地建立了华农紫金蝉茶“永根科技站”、斗记茶叶产业学院等校地共建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并开设华南农业大学“百千万工程”茶产业专业硕士班,实现从“输血”到“造血”。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高校发挥智慧优势,为县镇村一线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与河源市校地合作,华农党委书记李凤亮提出“产业升级、平台赋能、人才强基”三位一体推进策略,接下来,将重点发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产业集群,依托重点实验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通过“永根科技站”等平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支持灯塔盆地打造成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基地,助力广东创建长江以南首个国家农高区。

南方+记者 姚昱旸 李秀婷

编辑 冯颖妍 彭奕菲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