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国字号”名单!江门1区2校入选

作者 黄烨倩 2025-07-09 18:28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名单,全国共有116个实验区、868个实验校上榜,它们将以东中西部协同的形式开展实验探索。其中,江海区入选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蓬江区紫茶中学、新会尚雅学校入选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据了解,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设立是在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在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建立东中西部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协同组25个、实验校协同组50个,通过跨区域协作,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改革态势,通过机制共商、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培、标准共研,凝练形成一批在组内适用、可向全国推广的成果。

此前,江门市紫茶小学、江海区天鹅湾小学和台山市第一中学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它们结合本地特色,探索科学教育新模式,为全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五邑大学驻江海区“双百行动”服务队一行的到来,给江海区科学教育带来更多智力支持。图为五邑大学“双百行动”团队在天鹅湾小学开展科学教育。

五邑大学驻江海区“双百行动”服务队一行的到来,给江海区科学教育带来更多智力支持。图为五邑大学“双百行动”团队在天鹅湾小学开展科学教育。

在天鹅湾小学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基础上,江海区今年成功“晋级”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荣誉的背后,是江海区近年来积极对接深圳,学习先进经验,并促成十一中与深圳高级中学结对,向省级科学教育示范校看齐。同时,江海区还着力打造少年科学院,与江海区科技馆开展深度合作,与德昌电机、崇达电路等国家高新区高端企业缔结科学教育联盟,并推动7所学校增设科学实验室,开设人工智能科普课程,打造了中小学科学教育贯通培养机制。

本批次入选的蓬江区紫茶中学、新会尚雅学校在创新科学教育方面也各有特色。其中,蓬江区紫茶中学为学生打造了“创客空间”“综合实验室”“学生科技作品展馆”“科学探究室”“耕读园”“科创美工作坊”“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实践场馆,并基于“紫慧”课程体系,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包括创客类课程、机器人课程、“科学教育+劳动种植”“科学阅读”课程、航模课程等,构建起含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和融通课程于一体的“四层科学素养课程体系”。

而新会尚雅学校开设32门科学教育特色课程,并在教学模式上引入CSMS平台,开展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认知规律实施分层教学。基于过程性评价与数字化手段,该校还融入STEM课程与项目化学习,制定实验评价标准,将探究实践能力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黄烨倩

编辑 李衡昌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