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催促也无济于事”——这已成为许多家长面临的难题。为回应这一核心焦虑,10月17日,近60位辖区中小学家长齐聚深实验・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共同探寻让孩子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的破解之道。
本次活动特邀深圳市高级中学心理高级教师尹称心,围绕《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机》展开专业解读。尹老师开宗明义地指出:真正的学习不应依赖外部压力或奖励,而应扎根于孩子内心的好奇、探索欲与成长自觉。她系统阐述了“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三者间的联动关系,从根源上解析了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核心原因。
为让家长切身感受语言环境对学习动力的影响,尹老师设计了一场沉浸式情景模拟:邀请八名男家长扮演“爸爸”、一名女家长扮演“妈妈”,给每位“爸爸”分发写有“做女人哪有不做家务的,天经地义!”“总是听你抱怨家务多,你看看人家隔壁老王,家务比你多多了,看人家那个精气神。”等负面语言的纸条,让他们依次向“妈妈”说出纸条内容。
“听完这些话,我胸口发闷,特别委屈,明明知道是模拟,还是忍不住想反驳、想爆发!”扮演“妈妈”的家长当场红了眼眶,坦言真切感受到被否定的窒息感。
模拟结束后,尹老师引导全场家长换位思考:“如果此刻站在这里的是孩子,每天听到这样的话,他的学习信心会怎样?”现场瞬间安静,不少家长低头沉思,一位爸爸有感而发:“以前没意识到,自己随口说的话对孩子伤害这么大”。
基于情景模拟的感悟,尹老师针对性地给出“语言调整方案”,指导家长用正面表达替代批评指责,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激发内驱力。此外,老师还分享了“培养孩子自主感”的具体路径,详解“理想与目标设定七步法”,并围绕“提升学习能力、强化优胜感”提供可操作策略,让家长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尹老师最后寄语家长: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是简单的“督促”与“要求”,而是用科学的方法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讲座落幕,家长求知热情未减,纷纷围住尹称心老师继续咨询育儿难题:一位家长忧心表示,孩子上小学后因和同学闹矛盾出现退缩行为,不知如何引导;另一位家长则困扰于孩子长期排斥写作文。针对这些问题,尹老师支招如下:对人际冲突引发的退缩,建议共读相关主题绘本,借故事让孩子在安全情境中获得启发;对抵触写作的孩子,传授“从说到写”秘诀——家长先当“录音笔”,引导孩子口述想法,再整理成文字,降低动笔难度,帮孩子逐步体会写作乐趣。
本次活动是园岭街道“育见未来”家庭教育赋能计划之父母学堂第七场活动,该计划自启动以来,始终聚焦“街—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化,通过“父母学堂”与“行走课堂”双轨并进,持续为家长赋能、为孩子引路。
未来,园岭街道将持续以家长核心需求为出发点,围绕育儿痛点,分步骤推进服务升级,践行“无界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专业服务为家长深度赋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筑牢根基。
撰文:叶淑萍 余志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