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正在过境花都
其实
台风藏着不少有趣的秘密
它是如何来的?会带来哪些影响?
哪些地方容易被“盯上”
五花八门的名字从何而来?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台风是怎么出生的?
台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台风是从“热热的海水”里长出来的!当海水温度超过26.5℃,水蒸气上升形成云,空气旋转起来,就可能变成台风。
02
台风的名字从哪来?
台风的命名有一套国际规则。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让14个成员国各出10个名字,共140个,做成一张“命名表”。
这些名字由各国自由选题,通常是一些友好、易发音的词汇。我们中国出的名字主要来自神话,例如悟空、玉兔、木兰。日本出的名字主要来自星座,例如天鸽、摩羯、小熊。泰国喜欢以水果为台风取名,例如山竹、榴莲。
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负责操作:当某个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时,就按表顺序从A到Z依次取一个名字,不再重新打乱,用完140个后从头再来,周而复始。
若某台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受灾国可向台风委员会申请将其“永久除名”,原提供国需次年提交新名字替补。例如2005年的“龙王”被永久除名,我国提供新名字“海葵”作为替补。同样被永久除名的还有2013年“海燕”和2018年的“山竹”,它们的替补名字分别是“白鹿”和“山陀儿”。
03
台风等级划分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强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热带风暴是“台风编号"的起始级。为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
热带低压:风力6-7级、10.8-17.1米/秒
热带风暴:风力8-9级、17.2-24.4米/秒
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24.5-32.6米/秒
台风:风力12-13级、32.7-41.4米/秒
强台风:风力14-15级、41.5-50.9米/秒
超强台风:风力≥16级、251.0米/秒
04
台风的预警信号分类
台风预警信号可分为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蓝色台风预警: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05
哪些地方易有台风?
一般来说,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是台风的 “重灾区”,像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比如广东、福建、浙江、台湾等地,每年夏天都很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
还有菲律宾、日本、越南等国家,也经常被台风 “光顾”。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靠近台风形成的热带海洋,而且地理位置使得台风很容易朝着这些方向移动。
06
台风和龙卷风有什么区别?
台风是“大块头”,影响范围几百公里。
龙卷风是“小旋风”,只有几百米,但风力超强。
07
台风和龙卷风有什么区别?
台风和飓风其实是“同一种天气现象”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名字,就像“土豆”和“马铃薯”一样,本质相同,叫法不同。
台风: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地区的热带气旋,当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时,就叫“台风”。
飓风:发生在北大西洋、东北太平洋(比如墨西哥沿岸)和中东北太平洋地区,风速达到同样标准时,就叫“飓风”。
08
台风的旋转方向?
不管叫台风、飓风还是气旋,只要在北半球就逆时针转,在南半球就顺时针转。
09
台风来袭如何避险?
在室内
①密切关注台风预警信息,了解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变化,听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排,必要时及时转移到安全的避难场所。
②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食物、饮用水、手电筒、电池、常用药品等应急物资,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③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牢固,必要时可以用胶带在窗户上贴成 “米” 字形,防止玻璃被狂风打碎。把阳台上的花盆、杂物等搬回室内,避免被风吹落伤人。
④台风往往伴随暴雨,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居住在危旧住房、低洼地区的居民,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户外
①台风来袭时,如果身处户外,应尽快去结实的建筑物内避险。
②行走时应尽量抓住固定物体,慢慢靠边行走,弯腰降低重心。
③不要在临时搭建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小心脚手架、电线杆、空调室外机等,这些物体可能倒塌掉落。
④驾驶车辆时遇到狂风要减速慢行,狂风中路边的树枝、搭建物都可能是危险来源。经过积水路段时,如积水超过轮胎的一半,就不要贸然涉水,以防车辆被淹。
来源:湖南科普、中山奇智
编辑:花无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