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东莞正集中力量开展
虫媒传染病防控攻坚战
除了广泛开展灭蚊虫、清积水工作
同时鼓励市民学会
“七天七招工作法”
预防基孔肯雅热
“七天七招工作法”
即为↓↓
家家户户点蚊香
家家户户挂蚊帐
家家户户装纱窗
家家户户清积水
家家户户倒垃圾
人人出门涂驱蚊水
专业队伍户外消杀
同时在早上7-10时
和下午4-7时
落实一早一晚灭成蚊工作
七天七招
1️⃣家家户户点蚊香。倡导市民群众在蚊虫活跃时段和集中消杀时段,于室内安全规范使用合格蚊香、电蚊液或电蚊拍等物理灭蚊工具。
2️⃣家家户户挂蚊帐。倡导市民群众在睡眠时使用蚊帐,将其与外界环境隔离开,减少蚊虫接触的机会,从而降低再次被蚊虫叮咬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3️⃣家家户户装纱窗。倡导市民群众在家里全面安装、修补纱窗、纱门,确保完好有效,有效隔断蚊虫入侵。
4️⃣家家户户清积水。倡导市民群众勤清积水,翻盆倒罐,清空花盆底托、闲置容器内的积水;疏通堵塞的阳台地漏、空调排水管;妥善处理瓶罐等可能积水的杂物。
5️⃣家家户户倒垃圾。倡导市民群众定期打扫卫生,清理家具底部、墙角缝隙、厨房水槽下方、卫生间角落等卫生死角;及时整理室内外杂物(如纸箱、塑料袋等),修剪盆栽枝叶,并清除小型绿化区域的落叶杂草,减少蚊虫藏匿空间。
6️⃣人人出门涂驱蚊水。倡导市民群众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清晨、黄昏),主动在裸露皮肤喷涂经认证有效的驱蚊水(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
7️⃣专业队伍户外消杀。由专业队伍每天进行一次户外喷药灭蚊,连续七天不间断。
同时
倡导防蚊灭蚊“1130”行动
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
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
每天3分钟排查孳生地
积极建设无蚊场所
1130
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倡导市民在上班后或下班前,花费1分钟检查并清理本人办公区域及公共区域的小型积水容器。
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每周五下午或其他固定时间清理蚊媒孳生地。
家庭每天3分钟排查孳生地,检查并清除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的积水点。
基孔肯雅热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属于蚊媒传染病,可防可治可控
那么
夏天如何科学驱蚊防蚊?
01 以下人群更易吸引蚊子叮咬
1️⃣二氧化碳排出较多的人
如肺活量大、偏胖人群、新陈代谢相对活跃的孕妇、儿童。
2️⃣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
这类人爱出汗,皮肤表面排泄出带气味的乳酸或其他成分会吸引蚊子。
3️⃣爱化妆的人
因为香水、面霜等花香味的化妆品也可能含有吸引蚊子的化学成分。
4️⃣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
原来,蚊子也有“颜色偏好”。深色衣服由于吸收热量,且符合蚊子的趋暗性,因此更受蚊子“青睐”。
02 蚊子叮人也看时间表?
白纹伊蚊体黑而有白纹,俗称“花蚊子”或“黑蚊子”,其白天吸血,吸血高峰为6-8点和17-19点。
库蚊主要在夜间活动,尤其是在19-23点和凌晨2-4点最为活跃。
按蚊在傍晚后到黎明前的时间段内最为活跃。、
03 防蚊驱蚊小妙招
1️⃣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驱蚊剂。
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滋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2️⃣环境治理
通过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
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7天换水1次。
3️⃣物理防治
居住场所可加装纱门、纱窗,室内可使用蚊帐。
需要注意的是纱门纱窗与蚊帐的网眼要足够小,防止蚊虫进入。
4️⃣化学防治
对于居民家庭或宾馆等居室内,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登记证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用品进行防蚊灭蚊。
转发提醒身边人!
来源 | 东莞发布、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东莞疾控、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 | 梁晓君
审校 | 林圳炼、殷嫦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