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凌晨,东莞黄江镇遭遇强暴雨侵袭,全镇瞬间陷入一片“泽国”,镇区多条道路被淹没,部分路段水深及腰。
窗外的暴雨像失控的鼓点砸向大地,职业敏感性让刘国彪猛然从床上惊醒,他是东莞市公安局黄江分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刘国彪太熟悉这种雨声了,“这不是普通的夏雨,而是裹挟着危险的号角,我得立刻回队里!”
刘国彪一把抓起警服要外出,妻子提醒他今天非值班。“你要注意安全呀。”嘱咐还没听完,刘国彪就冲进了雨幕中。
4时26分,刘国彪在单位拉响警铃,机动队员迅速集结,指令迅速下达:一组黄江大道抢救设施设备,二组板湖驻防,三组北岸老区转移群众,四组江海城搜救受困人员——15分钟到位!
警笛响彻间,2艘皮划艇、2块浆板、22名警力同步分别扑向四个不同坐标点。
4时38分,对讲机陆续传来反馈语音:“一组到达!”“二组接触被困群众!”“三组发现塌方点!”暴雨中,队员们精准地深入险情腹地。
9时03分,对讲机里传来了求助请求:江海城深水区有个高烧的男子急赶就医。刘国彪立即抓起浆板冲向现场,却在拐角处刹住脚步:前方道路已成深潭,浑浊的水面翻涌着漩涡,测量杆触底显示水深已达2.1米。
“扑通”一声响,这个年过四十的警察扎进急流,左手推着浆板,右臂劈波斩浪,迅速朝待救男子游去。“抓紧!”刘国彪用牙齿撕开救生衣绑带,将男子固定在浆板上,但是浆板却吃不住力。
下一秒,刘国彪大半个身子沉入水中,用肩膀顶住浆板往前游。这个艰难的姿势,他保持了约1公里,直到将被困男子送到安全地带接受治疗。
已是夜幕降临,精疲力竭的刘国彪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他从作战靴里倒出半靴子泥浆,而手掌上的血泡早已经磨破。
“其实我也怕,每次跳进深水区,都能感觉到危险的气息。”刘国彪坦言,但这是职责所在,务必选择前行。
南方+记者 何建文
东莞公安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