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蔬菜,不焯水就吃等于“服毒”! 很多人都做错了!

广东最生活 2025-08-11 15:27

做饭时,不少人都有个习惯:把蔬菜切好就直接下锅翻炒。

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蔬菜并不适合这种直接烹饪的方式。

或许短时间内这么做看不出什么问题,但长期如此,就相当于在不知不觉中“慢性中毒”……

因为很多蔬菜本身就含有一些“毒素”和有害物质。而在烹饪前先进行“焯水”处理,就能有效去除或减少这些对健康有害的成分。

还记得在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的黄磊和宋丹丹的那一期吗?

节目录制中,黄磊为招待宋丹丹母子,烹饪含豆角的东北乱炖。但因豆角久煮不烂,黄磊和宋丹丹在试味时各尝了半根未熟的豆角,黄磊误判为“豆角太老”,未重新烹煮即上菜。

然而半夜两人相继出现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症状,宋丹丹甚至虚弱到需医生介入。

那么到底哪些食物需要焯水呢?焯水时,冷水下锅还是沸水下锅?怎么焯水能减少营养流失?焯水时有哪些禁忌?

最最都帮大家整理好了,一起来看看吧~

这4类菜烹饪前一定先焯水

1、含草酸

【如菠菜、空心菜、芹菜、苋菜、马齿苋、鲜笋 、茭白、苦瓜等】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草酸在被人体吸收前,会与钙结合形成无法溶解的物质,这会阻碍身体对钙的正常吸收。

长此以往,可能引发腿软抽筋、身体乏力,甚至骨质疏松等问题。

若长期摄入过量草酸,这些草酸被吸收后,还会与体内的钙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草酸盐,进而增加患结石的风险。

由于草酸的特性是溶于水却不溶于油脂,所以直接将蔬菜炒熟并不能有效去除草酸,而焯水则是去除草酸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马齿苋的草酸含量极高,达到1460mg/100g,是菠菜的两倍多。即便焯水4分钟,其草酸含量仍有560mg/100g,因此平时还是要控制摄入量,尽量少吃。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2、含毒素

【如四季豆、扁豆、长豆角】

四季豆、扁豆、长豆角等豆类蔬菜,在其两端的尖部以及两侧的荚丝中,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皂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若这些豆类没有被彻底煮熟煮透,其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引发黏膜充血、肿胀甚至出血性炎症,进而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为避免直接炒制时出现未熟透的情况,提前对豆角进行焯水是更为稳妥的做法。经过焯水后,上述两类有害物质会失去活性,同时还能有效去除豆角的生腥味和苦涩生硬的口感。

除此之外,鲜黄花菜也含有毒素,食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口干舌燥、腹泻等症状。平时若想食用,建议优先选择干黄花菜。

若实在想吃新鲜黄花菜,食用前需先将花蕊摘除,再焯水3~5分钟,这样可以降低其毒性。

3、高亚硝酸盐

【如香椿、腌菜等】

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会让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丧失携氧功能,从而引发急性中毒。

不仅如此,亚硝酸盐在体内还会与胺类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而亚硝胺正是诱发胃癌、食道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蔬菜,务必先焯水再进行烹调;腌制的蔬菜食用前,也记得多用水冲洗几遍,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4、易被农残、寄生虫污染

【如西兰花、菜花、荸荠、莲藕、菱角等】

菜花、西兰花这类蔬菜,表面凹凸不平、沟壑较多,很容易残留农药,缝隙里还可能藏着泥土和虫卵。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而荸荠、莲藕等水生植物,通常生长在沼泽、池塘或水田中,这样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还可能沾染寄生虫。

若直接生食,存在感染布氏姜片吸虫的风险,进而引发消化道症状及其他并发症。

由于农药在沸水中的溶解性较强,焯水能去除蔬菜上残留的部分有机磷农药;同时,沸水还能杀灭病原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让我们吃得更安心。

总的来说,给蔬菜焯水不仅能去除草酸、亚硝酸盐及部分毒素等有害物质,还能使蔬菜中的酶失去活性,从而阻止其氧化变色,起到护色效果,让炒出来的菜肴色泽更鲜亮。

焯水时冷水/沸水下锅有讲究

冷水下锅

适用于体积较大、带有苦味或涩味的根茎类蔬菜,比如竹笋、土豆、萝卜、山药等。这类蔬菜若用沸水焯水,易出现外层软烂、内部未熟的情况。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另外,对于结构密实、血污较多、腥膻味较重的肉类(如牛肉、羊肉)和动物内脏,也适合冷水焯水。

若用沸水焯这类肉,会使肉表面迅速受热收缩凝固,阻碍血污和异味的排出。

沸水下锅

适用于绿叶菜、嫩茎类蔬菜,像菠菜、青笋、油菜等。用沸水焯水能让这些蔬菜保持脆嫩的质地和鲜亮的色泽;若用冷水焯水,易导致菜叶变黄、过度软烂,还会造成大量营养流失。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此外,鱼类、贝类以及质地鲜嫩、腥味较淡的肉类,也适合沸水下锅。若用冷水焯这类食材,不仅容易使肉质老化、失去鲜味,还可能导致食材碎裂。

焯水时还要注意哪些事?

1、水量要充足

焯水时要加足量的水,水量以没过全部蔬菜为最低限度。

这样可以保证加入食材后,锅里的水能在短时间内再次沸腾,缩短烹调时间,减少营养流失。

2、不同食材的焯水时间不同

绿叶菜尽量不要超过1分钟;

西兰花、胡萝卜、木耳、莲藕等约1~2分钟;

豆角、四季豆这类建议焯水5~10分钟。

不要焯得太久,否则会影响色泽和口感,并加重营养素的流失。

3、先焯水再切菜

绿叶菜最好整个放入锅中焯水;西兰花、菜花等可掰成大块焯水;土豆和胡萝卜建议切成片后焯水;

避免将蔬菜切得太碎,以免在焯水中损失营养素。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4、焯蔬菜时加点油或盐

沸水中加两滴油,会在蔬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有助蔬菜保持鲜亮。

沸水中加点盐,可以减少蔬菜中的水溶性营养成分,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流失。大半锅水加小半勺盐即可。

5、不要重复利用焯完菜的水

拿含草酸的蔬菜来说,焯水时间越久,汤汁中草酸含量越高。

使用这些水,就相当于把好不容易焯出来的毒素又请回了餐桌上。

6、焯水后过凉更易保存营养

焯水后的蔬菜温度比较高,营养素会继续流失,对蔬菜进行冷却降温,比如用冷水(即凉开水)或冷风进行降温散热,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

7、肉类焯水后最好立即烹制

肉类焯水后,内部含有较多的热量,组织细胞处于扩张分裂状态,此时马上进行烹制,更容易熟烂,也可以缩短烹调时间,并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若焯水后不立即烹制,容易让肉因受冷表层收缩,造成“回生”现象,影响最终成菜的口感和口味。

你做菜前会先焯水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


编辑:Selex

图文来源:丁香医生、腾讯医典、育学园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