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大旺有了这些新变化

肇庆高新发布 2025-06-18 09:54

满载着历史记忆的知青咖啡屋,为周边企业员工提供了“去班味”的好去处;在新寨村,曾经的荒地变成乡约公园,唯品会定期提供志愿服务;得知东华村未来田园社区建设需要支持,区内企业加班加点赶工交付产品……

一个个看似寻常的举动、一个个充满温情的小故事,共同缔造着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肇庆高新区新的发展故事。

知青咖啡屋。王振宇 摄

文化底蕴与新城建设“双向奔赴”

肇庆高新区前身是广东省大旺华侨农场,留存着多处清代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展示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晚清进士钱昌瑜故居、奕仁书舍、将军岗北围粮仓旧址等。

目前,肇庆高新区已梳理出23处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并对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行挖掘宣传,精心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

北围粮仓旧址。王振宇 摄

将300多年历史的东华村梁氏祖产、曾是知青宿舍的老宅,打造成网红店知青咖啡屋;盘活广东省华侨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内270亩闲置土地,建立集南药种植科研、教育研学、亲子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南山田园·南药科研基地;曾是广东省重点储备库的将军岗北围粮仓,将活化利用打造成集餐饮、民宿、酒店、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一期建设即将完成。

学员在南山田园南药科研基地制作艾草香囊。沈文利 摄

这些项目的建设投用,让群众看到了政府建设工业科技新城的新思路新举措,也提升了他们对肇庆高新区的归属感,不少人更以实际行动推动家乡发展,助力新城建设。

今年5月15日,86岁高龄的华南理工大学退休教授钱澄鑑特意返回肇庆高新区,捐出晚清进士钱昌瑜生前使用的两个书柜;作为龙湖社区樟村村史和杨氏新族谱的编撰者,曾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的杨明新也返回肇庆高新区,为樟村文化传承、规划建设等多方面出谋划策。

矗立在正隆社区白沙村广场的钱昌瑜进士桅杆石

产业动能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旭日升起,肇庆高新区东华村部分民房屋顶铺设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为这个古村落增添了浓厚的新时代气息。

据悉,东华村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集成一体,通过新建民房屋面光伏和停车场光伏长廊光储充解决村民日常电力供应问题,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目前已有9户村民安装屋面光伏及储能设施。

这项智慧零碳乡村示范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是肇庆高新区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集中体现。

东华村未来智慧零碳田园社区。王振宇 摄

肇庆大旺产城融合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黄振远介绍,项目坚持优先选用区内企业的产品,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设备用了中合聚能公司的产品,电线线缆用和昌电业的产品,钢构材料选用信源钢结构公司的产品。

这些企业都处于赶订单的紧张状态,而该项目订单小、工期紧,能否如期供货成为了困扰企业的难题。实际结果却让他们深受感动。如中合聚能公司安排员工加班加点赶工,将供货周期压缩了一半;和昌电业打破常规供应模式,提供了优质的线缆。

和昌电业(肇庆)有限公司。

在推进东华村未来田园社区建设前,肇庆高新区梳理了村内建材、设备等需求清单,与区内32家制造企业建立直采通道,建立在地化供应链体系,推动工程项目建设采用瑞庆时代、理士电源等9家企业产品,有效降低建设成本、进一步打造本地工业产品示范展示点。

瑞庆时代。王振宇 摄

6月10日,在东华村背后大片的林地下,鲜嫩的灵芝芽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给800个灵芝菌包逐个修芽。

为了促进东华村产业发展,肇庆高新区依托区内企业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积累和品牌资源,在该村实行灵芝“种植+加工+文旅”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后续将与“共享菜园”系列项目形成联动,开发灵芝种植文化观光、采摘体验等旅游项目,实现灵芝产业多元化发展,打造特色灵芝产业品牌。

工作人员为灵芝修芽。赖小琴 摄

企业发展与居民利益“携手并进”

要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肇庆高新区持续联动企业,从多方面入手,让企业发展与村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同步前进。

正隆社区新寨村内,昔日的荒地在唯品会公司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乡约公园”,增添了景观小品、围棋桌、儿童滑梯等休闲设施,为村民增加了娱乐锻炼的好去处。

正隆社区新寨村“乡约公园”。

改变了村容村貌,唯品会又在人才培育与公益常态化两方面提升新寨村的“里子”。开设“唯”梦想口才兴趣班,帮助村里的孩子们锻炼口才提升自我;设立公益服务站,定期提供公益活动,带动村民主动参与村容村貌提升、文明实践活动,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玉瑶公司接手东华村的运营管理后,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污水管网优化等工程,有效提升了村落风貌,随着知青咖啡屋、共享菜园的开放,村子知名度迅速提升,前来打卡的人员络绎不绝。看到这些新变化,村民对东华村的建设认可度也提高,部分村民自愿捐出老物件,丰富咖啡屋的布置,也有村民正着手改造自家房屋,推出特色民宿增加收入。

东华共享菜园。

在一期建设中,玉瑶公司带动村民共同参与未来田园社区建设,已聘请本地工人及村民约20人,负责咖啡厅修缮、绿化种植、茶亭及共享厨房建设等,后续还将通过技能培训,如园艺管理师、农场管家、蔬菜种植工人、民宿管家及乡村小厨等,促进村民再就业、返乡青年就业创业,提升村民收入。


资料来源 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肇庆高新采编中心编辑部

编辑 詹咏杰

二审 郭晓琳

三审 赖小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