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行百千万!
今年8月,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成果展示活动正式启动,遴选了一批来自全省高校的优秀队伍,集中展示他们深度服务“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突出成果和扎实成效。
此次活动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推出,目前已圆满结束。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页面)
收获点赞数高的队伍,其项目成果已在人气队伍专区优先展示;同时从中择优,分批在南方+客户端进行三轮展示。
前两批人气队伍择优展示已推出,点击查看↓↓
目前,第三批15支人气“爆棚”的队伍已出炉,一起看看他们如何把青春智慧变成乡村蝶变的“魔法”!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薪火赓续实践队:
助力岭南特色产业发展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深入实施“青春建功工程”,依托“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等平台,系统构建起校地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
在制度建设方面,该校将社会实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体系,并将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计入绩效与职称评定,有效激发师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在平台搭建方面,该校团委与陆丰、海丰两地团市委共建“百千万工程”工作站2个,在粤东西北地区设立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基地25个;在服务优化方面,该校构建“双课堂融创”机制,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教学内容与实践成果上的双向转化和资源共享。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智启红脉”实践队:
让红色文化在AI时代焕发新生机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组织建立突击队171支,服务村镇62个,成立工作站10个,1000余名师生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带动农产品经济收益超过百万余元。
其中,2支队伍入选2024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品牌项目,1支队伍获评典型案例,并落地转化,在十八届挑战杯赛事中获一等奖,在各类省级赛事获奖13项。
华南师范大学“音”你而来突击队:
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近三年,华南师范大学每年组建800余支社会实践队伍,累计发动4万余名师生赴省内外28个地市开展“三下乡”活动。
其中,该校创新打造了实践育人品牌项目“青春演播厅”,师生代表的实践故事以深度访谈、情景剧等形式在舞台呈现,优秀实践队伍和个人每年在校内外开展宣讲30余场。同时,华师突击队坚守师范底色,送教下乡课时数达8625节,并发挥其他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直播超1000场,助力农民提质增收。此外,队伍用创新方案赋能乡村治理,形成调研报告2347份。
珠海科技学院“非遗壮锦绘经纬”粤北织梦队:
推动壮锦技艺在乡村扎根
自2023年起,珠海科技学院累计组织345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5000余名师生深入广东21个地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曾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单位1次、省级优秀团队10个、省级优秀个人4名,2个项目入选全省品牌项目、5支突击队入选全省典型案例,2个项目分别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百强实践项目和百强实践成果,1个项目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暑期实践精品团队案例。
中山大学“信”心相连连州实践团:
从“硬核”科技到人文暖心



中山大学“信”心相连连州实践团:从“硬核”科技到人文暖心
2025年暑假,中山大学进一步完善全周期实践育人体系,依托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平台,共立项142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千余名学生奔赴清远连州、茂名高州等多地乡村,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该校学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通过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医疗健康、产业调研等多种方式,聚焦医疗服务、文化服务、产业服务、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方面,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惠州学院“寻迹古镇·筑梦乡旅团”突击队:
用影像记录乡村生态之美
今年暑期,惠州学院共组织动员师生2500余人,组建199支暑期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奔赴各地开展岭南特色产业、海洋产业、乡村集体经济、绿美广东等社会实践活动。
其中,该校组建57支暑期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前往“双百行动”对接县域,奔赴惠东县、惠阳及和平县开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等社会实践活动。
肇庆医学院“知行合一”志愿服务队:
以中医药赋能乡村健康
2025年,肇庆医学院突击队积极行动,组建41支队伍,全年开展活动近百场,629名学生参与其中,服务群众超千人次。
行动中,队伍聚焦实效、精准服务:发挥医学专业优势,开展健康义诊、中医理疗、急救科普等服务,把专业医疗送到群众身边;深入鼎湖区莲花镇等区域开展定点服务,精准对接基层健康需求;深化地校合作,与社区、村镇建立长期联系,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
广东财经大学“绥江玉影”突击队:
让非遗玉文化“圈粉”新生代
今年,广东财经大学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数量累计达697支,近两年共设计文创作品2672项、拍摄宣传片1400条、设计旅游路线451条、编制规划方案538件、开展理论宣讲310次和电商直播120余场。
该校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5支、全国优秀团队1支、全国优秀个人1人;获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65支、省级优秀团队33支、省级优秀个人19名、省级优秀品牌项目6项、省级典型案例26个;学校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肇庆医学院医脉乡承队:
打通“医疗+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广东白云学院“艺”心为你突击队:
构建“艺术+心理”融合服务模式
广东白云学院把社会实践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专业特长与地方特色、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助力镇村高质量发展。
该校近三年配套60万元专项经费,选聘副教授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有效保障社会实践开展,共注册300多支突击队、成立2个工作站,师生奔赴41个县区聚焦科技助农、电商富农、文化润农、教育兴农、生态美农等开展专项实践。
其中,白云数据实践团自研RPA营销机器人、“AI智推”,构建农产品“非遗基因库”,为农户提供数据分析等服务,助力农产品年销售额过千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文旅“青骑兵”突击队:
开展古茶树专业保护
近三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规模扩容至300支突击队,2支入选全国重点团队、1人获得2024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6支获评省级重点团队、4支队伍入选省级典型案例、1支队伍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一等奖,超5500名师生参与,团队数量与参与规模逐年攀升。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红梯先锋”突击队:
创新打造“梯小茶”文化IP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将社会实践列为“第二课堂成绩单”必修学分,并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今年,该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建91支团队,其中校级重点团队84支、入选“井冈情 中国梦”全国专项1支,共2000余名青年师生深入江西、安徽、广东的20余个地市、60余个镇街开展突击队行动。
该校官网开设了“城理青年行”专栏,报道师生社会实践事迹,媒体报道900余篇,同时,投入专项经费90万元,保障突击队行动质量。此外,该校2支队伍参加短视频大赛获省级二等级,2支团队在服务“双百行动”中获连南瑶族自治县第二届大学生实践创新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艺启普法实践队:
以“法治+美育”开展支教活动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充分用好“百千万校地通”校地结对平台,发挥“外、艺、幼、焙”专业特长,组建157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前往广东各地镇村,开展红色研学、助农直播、创意墙绘、产品设计、文旅调研等实践项目。
该校社会实践工作全面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深化实践育人内涵,让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训、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华南师范大学初心如磐突击队:
以数字赋能活化红色文化
广东药科大学“药植新芽”突击队:
创新林下立体套种模式
2025年,广东药科大学以“健康基层行,助力百千万”为主题,搭建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双百行动”“青年实干家计划”“返家乡”“多彩乡村”“挑战杯”“攀登计划”等实践活动充分结合的平台,制定行动工作方案。
该校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小程序中注册组建突击队555支,立项148个实践项目,围绕用药安全、健康科普、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科技助农、绿美乡镇等主题开展实践,服务地点覆盖河南、河北、海南、广东等24个省市乡镇,参与师生7500多人。同时,建设“百千万工程”工作站、镇街站点7个,84支突击队服务于“双百行动”“智力支持”行动。
南方+记者 姚昱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