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信宜市窦州里文化创意街内人头攒动。茂名市级非遗信宜榄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曹峻林手持刻刀,全神贯注地在乌榄核上游走。随着刀尖精细的雕琢,一枚小巧橄榄核上的纹样逐渐清晰,围观市民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微雕乾坤”的瞬间。
一旁展台上,由乌榄核精雕而成的手串、项链、佛像以及充满岭南风情的“花鸟鱼虫”系列作品琳琅满目,吸引人们驻足细赏。
曹峻林现场分享榄雕制作经验。 通讯员 供图
曹峻林现场分享榄雕制作经验。 通讯员 供图
这是一场由广东冼夫人与非遗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冼夫人与非遗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广东信宜榄雕艺术创作研究院联合主办,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非遗守护者实践团承办的榄雕非遗宣传体验活动,采用“线下体验+线上直播”双线模式,让榄雕技艺更广泛地走进公众视野。
曹峻林一边演示一边向观众介绍榄雕工艺的精髓:“一件作品要经过选核、画样、雕刻、打磨等近十道工序,在方寸之间刻出层次感最见功夫。”他的现场教学让市民直观感受到这项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曹峻林对体验者进行雕刻指导。 通讯员 供图
曹峻林对体验者进行雕刻指导。 通讯员 供图
在互动体验区,市民们在曹峻林的指导下,尝试勾勒简单的榄雕纹样。“亲手体验才知道榄雕这么不容易。”市民朱先生说。
与此同时,线上直播间也人气高涨。茂名非遗守护者实践团成员将镜头对准现场精美的榄雕作品和参与者的雕刻过程,详细介绍榄雕的历史和技艺特点,并实时解答网友提出的“榄核如何保存”“雕刻工具是否特殊”等问题。
茂名非遗守护者实践团成员化身主播进行积极宣传。 通讯员 供图
茂名非遗守护者实践团成员化身主播进行积极宣传。 通讯员 供图
直播间互动热烈,弹幕中不时出现“原来小榄核有大讲究”“榄雕很生活化”等弹幕。据统计,直播期间点赞数达8683次,相关榄雕商品获得276次曝光。
“以往榄雕主要在特定圈子内传播,这次直播让更多人了解了这项技艺,也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展示和销售窗口。”曹峻林表示,线上传播让传统技艺更接地气,也为其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据悉,此次活动是信宜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的具体实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既让榄雕技艺贴近市民生活,又借助网络平台扩大了文化影响力。
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挖掘非遗、民俗等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传统技艺+现代传播的融合路径,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吴逸轩 唐雅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