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韶关曲江区沙溪镇沙溪社区的吴大爷感慨:“现在卫生室能开到和区医院一样的降压药,再不用每月跑街上医院去排队了,方便多了。”
为破解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不全、配送滞后、药学服务薄弱等难题,曲江区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通过统一“目录、采购、配送、支付、质控”的创新模式,有效破解基层“用药难、配送难、储备难、质控难”痼疾,年均降低药品成本300万元,让29万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安心取药。
智能药柜“扫”通“最后一公里”。在沙溪镇卫生院药房,每盒药品拥有“一品一码”电子身份证,从区人民医院中心药房到村级卫生站全程可追溯。依托智能扫码入库,基层订单分拣周期缩短40%,累计为村卫生室精准调拨药品115批、622个品规。对偏远村卫生站,由镇卫生院集中代购配送,彻底消除药品供应“空白点”。
一张处方流转全区。“过去慢性病患者开药要往返区医院,如今在社区就能拿到同质药品。”区医共体总院院长余前华介绍,医共体建立全区统一的动态药品目录,涵盖930个品种1150个品规,目录每季度根据临床需求优化调整。处方前置审核中心如同“安全守门人”,依托智能系统已审核处方超60万条,实时拦截不合理用药1万余条,药师团队对问题处方实施专业干预39次,保障用药安全。
降本增效惠及民生。通过区人民医院牵头统一采购、轮值采购制度,年均减少药品成本约300万元。区医保局在支付政策衔接上提供支持,医共体通过设立唯一采购账户,实现货款统一支付、发票统一开具。累计服务基层处方超20万条,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获取同质药品。
国家改革试点的曲江实践。作为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区,曲江创新设立总药师制度,推动区级临床药师下沉带教126人次,基层药师持中级职称比例提升至70%。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曾在曲江调研时充分肯定:“曲江推动区镇从‘被动合作’向‘共谋发展’转变,破解了大医院虹吸难题。”
撰文:曹伟峰 唐忠祥 吴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