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变“骑侠” !在好心之城,流动的风景也是治理的力量

作者 叶洁 2025-07-24 15:26

7月的茂名,热浪翻滚;好心之城,暖流涌动。

18日,茂名高州市十多米高的桥上,50岁外卖员吕炜权纵身一跃,救下落水者的身影刷屏网络。此前,茂南区美团骑手柯李炎载着高考生闯红灯的抉择获“骑手先锋”荣誉,滴滴司机易玉莲为危重病人开启“生命通道”……骑手变“骑侠”,他们以善行温暖市井。

这些看似独立的暖心故事,背后串联起的是一座城市与新就业群体之间的双向奔赴。2024年4月,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一场以“暖新”为名的创新实践正在逐步优化这座城市的基层治理格局。

茂名面向新就业群体等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茂名面向新就业群体等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凡人微光

街头巷尾绽放“新”力量

7月18日傍晚,高州市观山公园附近的鉴江河段上演惊险一幕:50岁的外卖员吕炜权从十多米高桥纵身跃下,救起落水者后,浑身湿透的他却惦记着订单快超时,坚持送完剩余4单外卖。这位刚做完手术返岗一周的“蓝骑士”,用朴实的话语诠释了英雄本色:“跳下去时什么也没想,就想着快救人!”

吕炜权救起落水者后,转身去送剩余外卖订单。

吕炜权救起落水者后,转身去送剩余外卖订单。

德不孤,必有邻。这样的故事在茂名并非孤例。

今年高考期间,6月7日14时42分,茂南区美团外卖员柯李炎刚完成一单配送,就被一位焦急的家长拦下:“儿子高考要迟到,能不能帮忙送下?”

“快上车!”柯李炎没有丝毫迟疑。电动车在街道间疾驰,家长紧急联系交警报备。面对两个无法绕行的红灯,他当机立断:“高考关乎孩子一生,责任我来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他闯过红灯,与时间赛跑。

考场外,执勤交警已提前疏通通道。看着考生飞奔进校门的背影,那声急促的“谢谢”让柯李炎心头一暖。交警的暖心致意“辛苦了”,更让他感受到整座城市为梦想护航的温度。这场“爱心速递”,让柯李炎荣获美团“先锋骑手”称号。

暖心故事在茂名不断上演。茂南区滴滴司机易玉莲加入行业8年,连续4年参与爱心送考,在危急时刻还化身“临时救护车”。一次特殊的代叫订单中,面对病情危重的独行乘客,她毫不犹豫开启“急救模式”——上下车搀扶、安全护送,为抢救赢得黄金时间。乘客的女儿多次向易玉莲表达感激。

“没有时间想病人在我车上出事了会怎样,我们天天在路上跑,这些都是举手之劳。”易玉莲的话道出了新就业群体的价值。

新就业群体自发组织开展“反诈骗骑行宣传活动”,助力城市基层治理。

新就业群体自发组织开展“反诈骗骑行宣传活动”,助力城市基层治理。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通过设立“城市观察员”制度,培育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成为遍布全城的“移动民情探头”和“城市治理哨兵”,让善行义举从个体行为升华为城市风尚。

服务换服务

温度与制度双重护航

午后13时,在茂南区河东街道荔红社区暖新驿站内,刚送完餐的外卖员小李正用微波炉加热饭盒。这个20平方米的空间里,充电桩、医药箱、图书角一应俱全。“以前只能在树荫下躲太阳,现在能吹着空调看党报。”他指着墙上“党员先锋岗”的标牌笑着说。

为“小哥”送清凉,解决“喝水难、吃饭难、休息难”问题。

为“小哥”送清凉,解决“喝水难、吃饭难、休息难”问题。

目前,茂名市已建成837个友好服务场景,其中118个暖新驿站升级为“综合服务站”,配备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功能,切实解决2万多新就业群体“喝水难、吃饭难、休息难”问题。

来到茂南区“两企三新”党群服务中心,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除了充电、充气、热饭、失物招领等便民服务,还设置了暖心书吧、休息、儿童托管等区域,成了新就业群体名副其实的“家”。

茂南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暑期爱心托管活动。

茂南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暑期爱心托管活动。

2024年4月,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后,迅速投入专项资金支持茂南区“两企三新”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同年6月27日,该中心正式揭牌,与该区政务服务中心联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达34项的政务服务,累计服务已超3900人次。

一年多来,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强化新就业群体思想引领,着力打造“线上课堂+线下阵地+实践课堂”教育矩阵,依托“学习强国”“柏桥讲堂•云上课堂”等平台,推送党的创新理论、身边好人故事等内容,引导2.5万余名新就业群体进行掌上学习。

同时,还创新建立“‘小哥’—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直通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服务,惠及超万人次。联合茂名市总工会等部门,在元旦春节期间为400名新就业劳动者送上暖心礼包和慰问金,定期开展送清凉、送温暖、送健康等活动,让其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不断增强城市归属感。

2025年春节前夕,茂名市开展新就业群体返乡“点对点”专场接送活动。

2025年春节前夕,茂名市开展新就业群体返乡“点对点”专场接送活动。

“以服务换服务”的模式成效显著。1万多名“两新”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亮身份、亮承诺”活动,走访群众763名,办成民生实事442件。

如今,茂名正探索建设“小哥码”,方便骑手进出小区;在商圈张贴“二维码”,实现诉求“码”上办理。从解决基本需求到提供发展平台,让这些城市骑手真正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

将服务做细、把平台做实、让机制见效,就能激活“两新”群体的治理潜能。这支“流动哨兵”队伍正成为茂名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为“好心之城”注入新时代的文明底色。

■难忘的成就感

就是举手之劳,换作别人看到了,也一定会这么做,只不过我刚好先迈出了那一步。我希望这种有人落水的事情不再发生,但是下次再遇到的话,我还是会出手。

——高州市饿了么外卖小哥吕炜权

当时没有想太多,只觉得高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节点,一定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考生及时送到。

——茂南区美团骑手柯李炎

当时我是又害怕又紧张,心里只记住乘客的嘱咐:帮帮我,要马上到医院。能帮到别人,我心里也很高兴,别的没想那么多。

——茂南区滴滴司机易玉莲

■同行有话说

吕炜权用行动诠释了“小哥”不只是送餐员,更是有担当、有勇气的城市守护者。我们党支部会组织全体快递员学习他的事迹,把这份勇敢和善良融入日常工作——无论是配送途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还是面对突发情况,都要像他一样挺身而出,让吕炜权的精神品质成为我们物流行业的新风尚,用点滴行动服务社会、温暖人心。

——高州韵速达物流党支部书记陈汉志

这些事迹就是最鲜活的正能量素材!作为网络创作者,我会一直把这种凡人善举讲透讲活,让更多人看到平凡岗位上的英雄光芒,带动大家一起在网络上传递温暖、弘扬正气,让正能量真正“火”起来、传下去。

——高州市网络直播协会会长、网络达人高凉贵

说实话,挺赞的。不管你在什么行业什么岗位,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才是最靠谱,最棒的!好励志的外卖哥,重燃了多少人的热血啊,希望有越来越多热心助人的可爱的人。

——滴滴出行茂名办事处渠道运营经理吕依颖

得知吕炜权的救人事迹,赞扬及感动,作为新业态群体一分子的骄傲。我们同为一线服务人员,穿梭于街头小巷,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组织员工一同向吕炜权学习,向有难的人勇敢伸出援手,发扬助人为乐的美德。

——茂名顺丰茂南区负责人余剑

撰文:叶洁 通讯员 潘龙恩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