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20日,由汕头大学医学院和安徽医科大学联合主办、汕头大学医学院医疗公益办公室提供支持的“2025年全国医学生暑期医疗公益暨服务学习计划”顺利在安徽省举行。
活动中,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等10所院校的师生围绕“医德医术双提升、健康乡村共守护”这一主线,开展暑期医疗公益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物资捐赠、义诊义教等形式,为村民送去优质的医疗卫生及教育资源。
医疗服务深入乡村一线
7月16日,活动在安徽医科大学体育馆正式启动。当日下午,师生们前往安徽医科大学力行楼接受急救知识培训。培训现场,专业医护人员通过理论讲解、模拟操作等方式,系统传授心肺复苏等实用急救技能,为后续深入基层开展医疗公益服务筑牢技能基础。
在六安市霍邱县黄泊渡村与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医疗服务队师生为当地村民提供公益义诊服务、困难家庭走访、卫生知识宣传、急救知识培训。参与活动的高校带队老师表示,基层义诊既是医学教育的“实践课堂”,也是医德培养的“生动教材”,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中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深刻内涵。
在黄泊渡村小学,团队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志愿者通过动画向孩子们形象演示“巴氏刷牙法”。此外,志愿者还现场教孩子们练习急救技能,耐心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手把手纠正孩子们的姿势。
除了义诊服务与科普教学,团队为基层卫生院捐赠了CPR模型、电脑、打印复印一体机等实用设备,改善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和办公效率,为当地居民的健康保障和就医体验提升提供支持。同时,团队还向卫生院及周边群众发放了60份粮食物资、350份防暑药品和400余份生活礼包,分发健康防病宣传册450余份,切实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生活需求,保障其身体健康。
实践书写青年医者答卷
“作为医学生,将来成为医生,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在入户随访慢病患者时,汕头大学医学院邱杰文医生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这些慢病患者的需求,就是大家努力的方向,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疾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精准的健康服务,让他们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医学院学生志愿者表示,会带着这份责任与担当,将在随访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化为动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医疗技能,为改善慢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19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青年之家举行的总结分享会上,李嘉诚基金会驻汕头大学医学院顾问罗敏洁、汕头大学医学院医疗公益办公室主任许龙水和医学院团委副书记林琳娜为10所高校师生颁发实践证书。“95%的医保覆盖率背后,仍有困难群众求医无门。”活动现场,许龙水不忘提醒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做医疗”这道考题,需要用一生去作答。
随后,才艺展示活动在热烈氛围中精彩上演。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们轮番登台,用歌声与创意表演展现当代学子的青春活力与多元风采,赢得阵阵掌声与欢呼声。此次活动不仅为高校师生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更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增进了校际情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青春之名写下新时代青年医者答卷。
南方+记者 张晓宜
通讯员 汕头大学医学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