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潮州市潮安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和彩塘镇政府等部门开展叉车联合检查行动,重点整治违规上路、无证作业等安全隐患。
行动中,检查组兵分两路:一组在新安大道设卡巡查,由公安交警对违规上路叉车进行劝导警告,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开展普法宣传并追溯叉车来源;另一组深入货运站,交通运输部门约谈管理方,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使用单位规范办证流程。
行动当日共责令整改27台违规叉车,并对2家拒不整改的单位立案查处。
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叉车在潮安区应用广泛,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数据显示,潮安区现有登记在册的叉车使用单位534家,涉及食品厂、印刷厂、不锈钢厂、造纸厂、家具厂、货运站等重点行业,主要分布在庵埠、彩塘、古巷、凤塘、枫溪等镇区。全区累计登记在册叉车672台,特种设备叉车作业人员持证582人。
由于使用范围广、行业分布杂,叉车已成为特种设备中事故率最高的设备之一。为此,潮安区市场监管局将叉车安全整治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以深入开展叉车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为起点,以点带面开展叉车经营(出租)和使用环节整治工作,力争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消除一批隐患、规范一个行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叉车使用前需经检验合格并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作业人员需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N1即叉车作业人员证)上岗。
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检验难、办证慢等问题,今年初,潮安区市场监管局特邀潮州市特检院、潮州市特设协会开展专题培训,为125家叉车经营(出租)单位及市场监管所业务骨干详细解读办证流程,帮助企业消除畏难情绪。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办证叉车417台、已检验注册中109台、已申请安全评估111台,三者总和较去年增长736.8%。同时,该局通过曝光4起典型案例,强化“查处一起、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震慑效果。
在把好叉车使用“入门口”的同时,潮安区市场监管局强化源头治理,要求叉车销售(出租)单位建立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制度,严禁交易未检验、不合格或已淘汰的叉车。在执法层面,该局采取“日常检查+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整治批发市场、物流园区等场所,严厉打击叉车“二非”(非法制造修理、非法销售出租)、“二未”(未检验合格、未取得使用登记证)、“二违”(违规上岗、违规作业)等行为。今年以来,该局共检查叉车使用(出租)单位278户次,依法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52份,立案查处14宗。
“安全生产须警钟长鸣,规范管理要常抓不懈。”潮安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开展叉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拧紧叉车使用“安全阀”,使用单位要严守“三个必须”:必须确保叉车登记上牌、必须定期检验合格、必须配备持证驾驶员。下一步,该局将深化“监管+服务”模式,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优化指导服务,并联合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和属地镇政府等部门构建协同共治机制,推进叉车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南方+记者 纪金娜
通讯员 李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