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江门市充分发挥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场地和师资资源,以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为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持续赋能,切实提高广大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江门产业升级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架桥梁,实现政校“双向奔赴”
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坚持党建引领,与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市技师学院等院校加强合作,共同发挥公共实训载体人才培养作用,科学设计公共实训计划和设备操作规范,强化基础、完善机制,切实提升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资源效能,为支持在校学生强化技能实操和职业素养培养,提升职场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5~6月,联合江门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依托汽修实训室、电商实训室等实训资源开展了汽车维修专业、影视专业等教学实操培训。同时,完善政校联动工作机制,促进协作举办人社政策宣传、参访交流、资源对接活动,形成合力,发挥党员先锋引领带动作用,打造职业培训品牌矩阵,不断营造高技能人才发展“生态圈”。
二、整合资源建平台,提“鲜”赋能促培训
为充分发挥“政府有培训资源、院校有人力资源、企业有岗位需求”的协同优势,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持续探索“发展需求+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指导”的三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积极与市内职业院校对接,优化培训资源供给,持续深化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高效高质提升培训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结合本地传统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更新开发各类职业技能提升课程。结合粤港澳咖啡师职业技能评价“一试三证”项目,邀请行业导师开设贴合市场的咖啡冲调实战课程,联合江门市技师学院利用咖啡实训室开展为期一周的咖啡冲煮技能提升班,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带动就业能力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助力江门市青年新兴产业就业。
三、挖潜扩容促融合,持续扩大培训覆盖面
针对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等传统制造业,以及电子商务、咖啡茶饮等现代服务业持续挖掘开发各类实训资源,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实训基地管理运营,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把政校合作平台打造成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今年以来,为13家次企业、院校等培养技能人才提供培训、鉴定、竞赛等服务3975人次,其中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服务2933人次。统筹全市职业培训月度资讯发布,今年以来向社会发布6期161家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月度培训开班信息1703项,为市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培训资讯服务。
下一步,江门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深化政校行企协同合作,不断探索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长效机制,为江门产业稳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