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将军之乡”活力迸发

南方+  2025-07-23 10:33

编者按

群山叠翠处,万象争新时。在广东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浪潮中,云浮作为粤北生态屏障与产业新锐,抢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遇,坚定竞标争先、多打“单项冠军”,推动县镇村进入发展“快车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云浮记者站策划推出《“乡见”百千万》系列报道,以“行走田野”的视角,记录强县促镇带村的“云浮实践”,讲述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故事。


驾车驶出罗镜高速收费站,焕然一新的景观带如画卷舒展,延伸至镇区深处。曾几何时,西圩瓶颈路段让居民苦不堪言,20多年的节假日“肠梗阻”,如今已被13栋房屋的成功拆迁彻底疏通。

驶入畅通的镇区,罗镜的新貌次第展开,沿路串起生态公园、圩镇客厅、示范主街;闲置税所变身多功能圩镇客厅,将军故里历史在光影中流转;美丽河道旺湾河道白日风景如画,夜晚人流如织,一众特色摊位,点亮了乡村之夜。

镇域新貌的背后,是罗镜镇紧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建设机遇,以环境整治、风貌提升等六大任务为抓手的努力,这个素有“将军故里”之称的小镇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破题环境升级 圩镇颜值焕新

要领略环境升级的深意,不妨登上镜坡村的悦景台。极目远眺,开阔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村居屋顶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平整的田野如绿毯般铺展,远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这份清爽整洁、生机盎然的宜居风貌,离不开村民的自觉维护与热情参与。

“变化真大啊!”镜坡村村民陈女士感慨,“以前家门口多少有些随意堆放的杂物。现在不同了,村干部一号召,大家思想都跟上了。绿化多了,健身器材也装上了,住着别提多舒心!真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欢迎大家都来走走看看。”

这份舒畅,在S369省道罗镜高速出口段感受尤为强烈。沿线集中整治之后,乱摆卖、乱停放等行为少了,拆除了危旧房100多间,乱搭乱建、违规商业广告等200多处,整治长度11公里。

整洁干净的农房林立。受访者供图

整洁干净的农房林立。受访者供图

如今,这条道路如平整缎带伸向镇区。待“红色长岗坡·将军故乡美”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风貌整治提升(项目二)进一步落地,镇村风光还有更大的焕新空间。

“西圩那段路,堵啊!拆了,拆了,终于拆了!”西圩尾的容先生感慨,曾经这里路面狭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尤其在节假日更是苦不堪言。转机始于典型镇建设的攻坚克难——镇干部们磨破嘴皮、挨家挨户沟通,终于与13户居民达成拆迁协议,彻底为这条交通“动脉”清淤。

夜幕降临时,重头戏在旺湾河畔上演。旺湾大桥上的“罗镜最美日落”吸引了不少乡村游爱好者,一旁的小公园干净整洁,空间舒朗,夜经济的活力在此涌动。

乡村一隅。受访者供图

乡村一隅。受访者供图

锻造产业筋骨 攻坚项目突围

罗镜镇横桥村泷州古榄园内,梯田层叠,林木茂盛,核雕产业在这里深深扎下了根。百年树龄以上的古乌榄树有100多棵,那棵500余岁的“古榄王”,更是见证了罗镜核雕产业的深厚根基与勃勃生机。

这门传统优势产业,近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核雕行业协会成立,文化展示馆落成,随着产业园的蓝图铺展,罗镜正朝着全国橄榄核雕原料与产品的集散中心稳步迈进。

以核雕为代表,产业升级的浪潮席卷全镇。总投资1600万元的东山湖公园提升及周边活化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清淤与建设的号角已然吹响。凤凰山产业园,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投资7342万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正全速推进,预计年底可全部完成一标段。2家企业进驻投产,规上企业数量达到5家。

产业的兴旺,还鼓了村集体的腰包。2024年各村(居)村级集体收入已达到17万元以上。随着龙岩创业园、石淇湾商业综合体一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其中石淇湾一期已完成招租,预计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约15万元。离圩镇不远,长发中小企业创业园完成勘探设计,1.8亿元投资即将扎根这片热土。

培育示范点位 书写清拆整治答卷

产业的筋骨日益强健,乡村的生态底色也需精心描绘。在入选云浮乡村绿化示范点的驸台村油麻岗,花木挺立,生机盎然。这个村庄,正是罗镜以“四个全面”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培育绿美典范的生动答卷。

罗镜大地满眼绿意。受访者供图

罗镜大地满眼绿意。受访者供图

自罗定市“三清三拆三整治”号角吹响,罗镜镇打造了驸台油麻岗、云沙李屋、镜坡蒋屋寨、红光蔡屋等示范点。治理过程中,贤达与群众深度参与。全镇建设(提升)小生态板块319个,打造美丽庭院145个,营建主题林43个,新栽苗木超5万棵。同时,污水治理攻坚战也在扎实推进:污水管网扩网工程紧锣密鼓,19座村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用,252条自然村重现水清岸绿。

●相关

镜菜为什么这么好吃?

什么东西最有“罗镜味”?那非镜菜莫属。

作为广东三大著名腌菜之一,成就镜菜风味的核心,在于传承五百年的匠心技艺。在罗定人的厨房,镜菜是化平凡为神奇的密钥,常用作上等佐料,配鱼肉类、猪肉类食物蒸煮,味道格外清甜爽口,其因消腻提鲜、风味独特、肉厚爽脆、芳香浓郁的特性而闻名,外销珠三角及外省,销量从不用愁。

土壤肥沃的罗镜镇,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其中,镜菜的本体实为一种茎部微圆、中心凹陷的特种芥菜,植株可高达1米,重达3公斤。当地成功打造了集蔬菜育种、技术推广、种植、加工、销售、冷链配送、品牌运营等于一体的专业化蔬菜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与学校、工厂、农贸市场、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在品牌创建和规模化生产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并将继续延伸产业链,往旅游观光度假农业方向发展。

在罗镜镇,温泉、东南一景、连绵的稻田构成一幅丰饶的图景,凝聚风土精华的“土特产”中,肉厚爽脆的镜菜再度让食客惊叹。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崔洪铭

通讯员 罗镜宣

编辑 何嘉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