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筑牢安全防线,提升综合素养,培育时代新风,近日,梅江区金山街道联动多方资源,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暑期主题活动,营造了安全、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7月18日,金山街道水巷社区妇联联合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残联、金山街道社工站及志愿者组织辖区内的青少年儿童共同开展“小小创变家”暨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通过播放防溺水警示视频,以真实案例剖析溺水危害、成因及预防措施,让孩子们深受触动。随后的分享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交流学习心得,深化了对“远离危险水域”“遇险正确呼救”等关键知识的理解。
更具创意的是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用彩纸、剪刀等材料创作防溺水主题手工作品和手抄报,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月23日,杨桃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聚焦青少年安全,联合市财政局、区医保局和金山街道社工站举办了安全知识宣传讲座,重点普及交通安全规则与防溺水自救互救技能,并融入移风易俗理念,倡导文明、安全的度假方式,引导青少年及家庭树立安全过节、平安度假的文明新风尚。
高校志愿力量的注入,为金山街道暑期活动增添了专业色彩与艺术活力。7月14—22日,碧桂园社区联合嘉应学院灯塔实践团队开展“星火传爱,童梦同载”暑期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儿童带来了涵盖德智体美劳的课程:普法教育培育法治思维,防诈骗与防溺水课程筑牢安全底线,性教育引导健康认知,人际交往课助力构建和谐关系。丰富的动手实践环节如DIY石膏娃娃、书法练习、不织布手工和植物培育,利用环保材料进行创作,引导孩子们珍惜资源、变废为宝,在艺术实践中播撒绿色生活、勤俭节约的种子。
7月14—24日,福长村与嘉应学院“小太阳美育筑梦团”开启了“艺启童心·共绘成长”暑假公益美育课程。志愿者们以创意绘画为桥梁,针对4—12岁不同年龄段儿童,设计如《客家酿豆腐・马克笔美食图鉴》等主题课程,引导孩子们思考节日饮食的新内涵,鼓励健康、适度、分享的餐饮习惯,在艺术表达中渗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理念。秉持“零代笔、重感受”的理念,通过故事引导和多感官体验,激发孩子们用画笔自主表达内心世界。孩子们在“奶奶的围裙”“彩虹冰淇淋”“森林蘑菇”等主题创作中,将生活观察与艺术想象深度融合,将美育与移风易俗工作有机融合,助力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新风尚。
此次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巧妙地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安全教育、美育实践和环保教育中,引导青少年树立文明健康观念。金山街道将持续拓展服务内涵,为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构筑坚实平台。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陈志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