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内首个覆盖调味品全产业链的绿色联盟组织——调味品行业“碳路者绿链联盟”(下称“联盟”)在佛山启动。该联盟将围绕原料种植、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及消费回收等全链条,推动系统性减碳行动,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打造全产业链减碳生态圈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各行各业正加速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味品行业因其产业链长、环节多,减排潜力巨大。
此次成立的联盟由海天味业发起,汇聚了罗盖特等原材供应企业,招商中外运、中远海运等物流企业,海元新能源充电站等新能源先锋企业,天玻、华兴、宏全集团、秉信包装等包材供应企业,以及SGS、集美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25家产业链单位。
不同于传统单点减排模式,联盟创新打造了全链路减碳体系。从农田里的一颗大豆生态种植,到生产线上的节能工艺升级,再到可回收包装研发和新能源物流车队建设,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减碳的重要阵地,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闭环。
为确保减排成效可测量、可追溯,联盟推出了行业首套“绿色产业链联盟运营规范”,要求所有成员采用ISO14064国际标准进行碳排放核算,并通过工艺改进、设备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等措施推动绿色转型。联盟还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成碳中和目标。
联盟还通过可持续采购、节能工艺优化、环保材料研发、绿色运输网络建设以及回收体系完善等五大关键举措,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减碳生态圈。同时,搭建首个绿色技术共享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并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
规模化应用新能源重卡
活动当天,海天正式启用45辆新能源重型卡车,应用于珠三角物流干线,成为全国首家规模化应用新能源重卡的调味品企业。这45辆新能源重卡占海天物流车队中重卡运输车总数约30%,主要应用于码头、客户、场站场景的接驳。
据海天味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天一年大约有2.5万亿颗黄豆须从高明码头运至海天高明工厂,这45辆新能源车将承担其中40%的运输量;产品运输环节,每年450万吨调味品中将有30%由这批车辆运至大湾区各经销商处。
长期以来,重型燃油卡车一直面临着高能耗、高排放的痛点。海天此次投用的新能源重卡,以每台每年消耗燃油3万升测算,每台新能源重卡每年可以减碳30吨,相当于种植2650棵树(单棵树年固碳量:11.32千克CO₂,源自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按海天首批45台车的规模计算,年减排量相当于种植了约12万棵树木。
通过引入新能源重卡,海天不仅减少了传统燃油车带来的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还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相比普通的重卡运输车每公里2.5元的油耗,新能源重卡运输车的油耗可以降低50%以上,达到每公里1.2元,长期使用下来,可以为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
除了自行采购新能源重卡,海天还联通重卡供应商,推动在物流端的节能减排。在短驳运输场景,全面推广绿能电动重卡替代传统柴油车辆,构建绿色运输网络,显著减少物流环节碳足迹。未来3年内,海天新能源重卡的比例将提升到50%以上。
南方+记者 昌道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