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城东莞迎“潮”变

作者 马新杰;龚名扬;邓浩 2025-07-18 12:19

7月17日至2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东莞赛区迎来首场正赛,来自全国的20支队伍将会师东莞,火热开赛。

今年底,东莞将承办十五运会篮球(五人制男子成年组)及举重比赛项目。随着十五运会进入倒计时,十五运会吉祥物“乐融融”“喜洋洋”和东莞人气潮玩IP“劳拉”组成的创意打卡点,已经在东莞市体育中心、东莞篮球中心、市民中心等地标亮相,吸引市民争相打卡。

东莞“上新”十五运会创意打卡点。

今年,“全国篮球城市”东莞再迎高光,广东东莞新彤盛女篮再次夺下WCBA总冠军,“南粤玫瑰”铿锵盛放。职业赛场外,东莞篮球城市文化节启动,“莞版CBA”揭幕,东莞健儿拿下首届广东省青少年篮球冠军赛男子甲组冠军……“篮球热”正在持续升温。

借势十五运会,东莞打造“月月有赛事、全民享全运”的体育生态,以一系列时尚潮流的篮球盛会点燃大湾区热情,也揭开“全国篮球城市”的另一重面向。

篮球城市的流量转换

中国篮球看广东,广东篮球看东莞。《东莞篮球城市发展报告》曾在开篇写道:对东莞而言,篮球是无可争议的第一运动;而对中国篮球发展史来说,东莞篮球又是最为独特且波澜壮阔的篇章。

早在20世纪50年代,“篮球热”就在东莞掀起,几乎每个村都有篮球场。广东省篮球协会副会长、东莞市篮球协会荣誉会长方伟民回忆起当时的篮球赛,“整个球场边上站满了人,甚至有人爬树、上屋顶,只为找一个最佳的看球位置。”

后来的历史更为大众熟知。东莞诞生了全国第一家民营篮球俱乐部,孕育过多个职业篮球俱乐部。宏远男篮勇夺“十一冠王”创下CBA历史第一,新彤盛女篮两次问鼎WCBA,成就“一城双冠”的篮坛佳话。

广东宏远队季后赛焦点赛事吸引全国各地球迷到场观看。

广东宏远队季后赛焦点赛事吸引全国各地球迷到场观看。

依托深厚的篮球底蕴和顶级赛事平台,东莞精准地通过篮球流量撬动城市活力。以NBA规格打造的东莞篮球中心是广东宏远男篮的主场,有“CBA第一馆”之称,可满足国际国内顶级篮球赛事要求。每逢CBA比赛,无数球迷到场支持,如同一场“大联欢”,周边酒店满房,商区、景区人气也比往常更热。

除了CBA赛事外,东莞还是中国承办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的八个赛区之一。篮球世界杯期间,国内球迷纷纷来东莞观赛,市民在大街小巷还经常能与身着球衣的外国球迷不期而遇。2024年,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公开赛(FIBA OPEN 3X3)全国总决赛在东莞商圈举行,现场座无虚席,连天桥上都站满了观众。

作为东莞篮球城市文化节的重点活动,在东莞市中心商圈举办的FIBA OPEN 3X3全国总决赛吸引不少球迷观看。

作为东莞篮球城市文化节的重点活动,在东莞市中心商圈举办的FIBA OPEN 3X3全国总决赛吸引不少球迷观看。

但东莞的篮球流量转换绝非仅仅依赖顶级大赛。东莞构建了一个贯穿全年、覆盖全域的密集赛事网络,将“篮球热”常态化、地域化,持续引来客流。

东莞有6895个篮球场地设施,平均每个村有10个以上篮球场,可谓“村村有篮球场,镇镇有篮球馆”。人们常说,东莞有多少个村,就有多少个“村BA”。

从春天的东莞市联赛,到夏天的“村BA”,再到秋冬季节的校园、企业、公务员联赛……东莞的篮球赛程如同日历,赛事密度惊人。中国篮协副主席、广东省篮协主席刘克军曾称赞,即使是一场基层篮球联赛,东莞也会将其办成专业水准比赛,按照CBA办赛规范,东莞一年的正规比赛就多达近千场。

FIBA OPEN 3X3全国总决赛期间扣人心弦的扣篮大赛。

FIBA OPEN 3X3全国总决赛期间扣人心弦的扣篮大赛。

这种高频次、广覆盖的赛事活动,确保了篮球热度全年无休,持续吸引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篮球爱好者和观众参与其中,有不少人“打着球就把年过了”。

留住篮球带来的客流,往往需要更丰富的“篮球+”城市体验。在“看一场球,游一座城”已成为球迷的标准动作时,东莞又发起“来东莞看球”的话题。一边,网友们自发整理球迷打卡攻略,从抢票、出行、美食、游玩等多方面推荐城市。另一边,网友们热情分享自己来东莞看球的经历。客场球迷都亲切地把东莞称为“篮球圣地”,并且用“温暖之旅”来形容他们在东莞观赛的初体验。不经意间,城市角落里的篮球地标被发现,成为球迷打卡“网红地”,也不断激活着城市肌理中的篮球基因。

随着十五运会的到来,已有球迷提早半年就开始计划赛事期间的东莞之旅,准备奔赴心中的篮球之城。

体育产业的智造跃迁

时至今日,第一个篮球是何时传入东莞早已无从得知。但在东莞市球元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下称“球元运动”),每天有超1万颗球从生产线诞生,并销往世界各地,其中便有2000颗篮球。

走进篮球车间,几十台制球机轰鸣,一个个内胆经过充气、缠纱、加硫后进入中胎制作,随后经过贴皮、整形、充气、全检等工序便成为一颗颗成品篮球。这样流水线画面并不常见——球元运动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主内胆和中胎生产线的篮足排球生产企业。

在球元运动车间,工人们正在对篮球中胎进行贴皮。

在球元运动车间,工人们正在对篮球中胎进行贴皮。

球元运动总经理杨敏回忆,2011年,她收购了一家原本经营不善的台资制球企业,成立了球元运动,建厂时就决定要把球类生产从头做到尾,掌握交期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收购时,球元运动仅从事单一的篮球球胆生产,目前已拓展到了三大球。经营困难时,球元运动仍然投入200万元,将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购入较高精度的自动化产线设备和模具,在贴皮篮球的基础上研发工艺更加先进的无缝篮球、五角星异形片型篮球、六片篮球等,与中国乔丹、361°、晨光等品牌达成合作,每年销量已达数十万颗,年营业额近7000万元。

球元运动的发展历程是东莞体育产业发展的缩影。随着企业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杨敏还希望构建无边界的体育用品供应链体系,让球元运动成为一家体育用品生产的智造企业。

球元运动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主内胆和中胎生产线的篮足排球生产企业。

球元运动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主内胆和中胎生产线的篮足排球生产企业。

不同于球元运动的智能工厂,位于虎门的东莞市斯波阿斯体育用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斯波阿斯”)走出了另一条升级道路。

在广州奥体中心旁,一个智慧社区体育公园全新亮相。公园采用无人化管理方式,设有智慧足球运动区、智慧运动区、亲子儿童乐园、智慧篮球运动区,隐藏了智能跳绳、智能滑雪、智能划船、地面全息足球等超20种适合全龄段市民的休闲娱乐玩法。这样颠覆传统体育运动模式的“新场景”,便是斯波阿斯的最新产品。

2006年,当斯波阿斯研发出国内较早一批球类发球机时,国内市场对这类产品还没有认知。斯波阿斯总经理万婷说:“当时不少专业教练十分抵触,觉得机器会取代他们的工作。”

为寻求出路,斯波阿斯转向普及率更高、参与人群更广泛的外国市场。早期,斯波阿斯主要研发网球和羽毛球发球机,随后,其独创出“双轮挤压式发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首款篮球、足球发球机。至今,斯波阿斯仍是全球少数覆盖多球类智能训练设备的企业。

斯波阿斯打造的智慧社区体育公园。

斯波阿斯打造的智慧社区体育公园。

目前,斯波阿斯拥有近461项国家专利技术,部分技术填补了世界体育行业技术空白,与华为、中国网协、广东篮协、姚基金、泰山体育等知名品牌合作。随着智能技术植入、APP开发、主板芯片研发、核心部件自主生产,斯波阿斯的发球机愈发智能、适配性更强,目前被多所学校、职业球队、俱乐部等使用。万婷说:“只要看到发球机,十有八九就是我们的产品。”

近年来,斯波阿斯开始从专业领域迈向大众领域。据万婷介绍,在球类智能运动装备基础上,斯波阿斯拓展出了智慧体育运动公园、智慧校园体育教育、智慧家庭体育运动、星链体育运动大数据平台等核心业务。公司首创的9P智慧社区体育公园经国家工信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评定为“全国智能体育典型案例”。

在万婷看来,智慧体育发展还处在成长期,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企业能从大型赛事中受益,她期待着十五运会的热潮能够助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未来,随着赛事的不断落地,东莞体育产业也有望形成“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的双螺旋生态,在“世界工厂”的制造家底上孕育体育产业生态圈。

“全运特许”的潮玩实力

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现场,东莞市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下称“文博工艺品”)董事长刘庆辉带着公司生产的数十款十五运会特许商品首次亮相。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化身毛绒挂件、萌粒盲盒、毛绒搪胶不倒翁、解压吹泡泡挂件、立体钥匙扣等多种形态。现场,近50家零售商和文博工艺品达成了订货意向。

文博工艺品副总经理江新平介绍,此前公司曾长期从事知名IP衍生品和各界大型体育赛事吉祥物的开发、定制、生产,制作“冰墩墩”和“雪容融”手办摆件为公司带来了过亿元的销售额增长,尝到了赛事红利。今年,公司凭借开发设计能力和生产渠道拿下十五运会潮玩品类的官方特许生产,并结合粤港澳三地特色开发了一系列实用性、趣味性的产品。

文博工艺品设计的十五运会篮球小将挂件“乐融融”款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文博工艺品设计的十五运会篮球小将挂件“乐融融”款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和文博工艺品一同入选特许生产商的东莞潮玩企业还有广东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哈一代”)和东莞康达玩具礼品有限公司(下称“康达”)。

三家企业拿下“全运特许”并非意外。文博工艺品曾是一“墩”难求背后的缔造者;哈一代则是全运会、亚青会、大运会、亚运会等吉祥物玩具的特许制造商;康达生产的“欢乐春节”吉祥龙曾到过中国空间站,被网友称为“太空龙”。

今年,十五运会特许商品开发以“体育+文创”模式开创产业新局面。在十五运会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刘平云看来,广东潮玩设计产业链条完整,在中端,东莞、中山等地在材料开发、承接生产、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优势。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现场的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受访者供图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现场的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受访者供图

作为全国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中国近85%的潮玩产自东莞,“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东莞”的口号享誉国内外。2023年,东莞荣获全国唯一“中国潮玩之都”称号。2024年,全市涉及潮玩生产的规上限上企业160家,实现营收近238亿元,同比增长近19%,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的开发,也是检验潮玩企业进化程度的试金石。文博工艺品使用的亮面效果工艺已迭代出动态渐变光效版本,让十五运会吉祥物现水晶质感。哈一代董事长肖森林透露,目前公司依托自主原创设计力量,在吉祥物基础上融合醒狮、龙舟、科技元素进行二创,计划开发毛绒玩具和盲盒玩具,赋予其更具创意的表达。

哈一代设计、制作的十五运会吉祥物毛绒玩具。受访者供图

哈一代设计、制作的十五运会吉祥物毛绒玩具。受访者供图

东莞这些因代工起家的玩具企业,从2018年起纷纷切入潮玩赛道,成功打造一系列火爆的原创潮玩IP。如今,东莞玩具产业营收翻了近三番,从“微笑曲线”底端向设计、营销两端攀升。这种“大象转身”的能力,源于东莞潮玩产业的“三链融合”,既有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也有产业链的技术精度和创意链的内容深度。

从城市潮玩雕塑地标落地到大型赛事周边设计生产,当“潮玩之都”与“篮球之城”相遇,“顶流IP”正在激活“硬核制造”的产业变革。

办好十五运会,提升一座城

当下,“跟着赛事去旅行”正成为许多体育爱好者的选择,“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的体育赛事矩阵拉动效应持续扩大。

2024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报告数据显示:成都大运会带动住宿、餐饮、零售消费438.3亿元;杭州亚运会期间,体育及相关消费为489.6亿元。

把赛事流量变成经济增量,成为赛事承办地的发力方向。跑出办赛的“新赛道”,能够加快为城市构建更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供给体系,调整优化体育产业布局,注入发展新动力。

广东宏远当家球星徐杰突破对手防线。

广东宏远当家球星徐杰突破对手防线。

今年,东莞提出实施城市侧服务行动和城市文旅赋能行动,将全面整合资源,通过举办十五运会赛事实现城市文化实力的全方位跃升。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冬奥文化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李艳丽曾在《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新动能培育》一文中提及,伴随体育赛事蓝海的不断开拓,城市中体育服务业的总值与增加值将不断提升,以赛事为牵引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赛事+”融合发展,体育赛事及其经济功能正在为城市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放眼东莞,在开拓赛事蓝海上,东莞计划以承接十五运会篮球赛为契机,联动筹办广东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等大型篮球赛事,全力打造城市特色体育盛会。在“赛事+”融合发展上,东莞策划推出篮球文化专题展览,力争承办广东体育产业博览会(篮球专场),推动东莞本土企业参与赛事赞助和赛会产品销售、制造,构建“赛事IP+潮玩”联动发展模式。

2025东莞市篮球联赛(大朗赛区)吸引不少市民观赛。

2025东莞市篮球联赛(大朗赛区)吸引不少市民观赛。

此前,国内多地曾结合大型体育赛事打造体育文化旅游带,已证明这是深化体育、文化和旅游等多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

今年,东莞也力促让赛事的融合效应外延至文旅领域——谋划推出“全运会东莞必打卡线路”,串联比赛场馆与文化地标,提供联动套票、接驳交通等服务组合,让游客一边观赛一边游览城市;推进文体旅商融合,加强文旅与消费、潮玩、体育的跨界融合,市镇联动开展“湾区周末IN东莞”品牌活动,打造湾区潮流生活休闲聚集地;推出美食文化展示、非遗展示、主题快闪市集等美食体验和消费活动,多渠道推广东莞烧鹅、东莞腊肠等特色美食,打响东莞食品招牌。

走出同质化的城市办赛模式,东莞可以让十五运会赛事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让赛事流量成为驱动城市文旅消费升级的澎湃动能,继续迎接即将到来的“潮变”。

采写:南方+记者 马新杰 龚名扬

摄影:龚名扬 邓浩(除署名外)

统筹:靳延明 龚名扬

编辑 毛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