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月不一般,云浮在文化领域不断上新,活力满满,刮起了一阵又一阵大小“旋风”——
改编自云浮独臂篮球少年张家城真实故事的成长励志电影《我,就是风!》定档5月28日公映;取景于云浮的粤产纪录电影《同学们》5月22日在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上首映;云浮联手国内多学科专家还原国内首个数字原始人即将发布。同时,记者也关注到,在刚刚过去的“五一”档电影票房成绩单中,云浮的总票房比去年同期增长34.85%,增幅全省排名第一。成长励志电影《我,就是风!》定档5月28日公映,云浮篮球少年张家城领衔主演。
成长励志电影《我,就是风!》定档5月28日公映,云浮篮球少年张家城领衔主演。
青春态,新质感。文化文艺精品的频频推出,让云浮这座年轻的城市焕发出了更大的活力。
做自己的风
一阵又一阵文化“旋风”,从何而来?回望过去三年,云浮在文化领域频频“出圈”——
打开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云浮“磨刀山遗址”位列榜首。2023年,这个广东考古的网红IP,被首次写入广东“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2023年至2035年)”;
2023年7月,云浮石艺作品亮相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开馆活动,云浮石艺作品“纸”飞机《童年》随后被版本馆收藏;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位云浮电影人、云浮新兴籍青年导演陈仕忠电影作品《寻她》荣获金爵奖艺术贡献奖……
这场文化盛宴的背后,云浮既是“追风者”,也是“造风者”。
云浮石艺作品“纸”飞机《童年》被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收藏。
云浮石艺作品“纸”飞机《童年》被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收藏。
云浮,自古以来就是兼收并蓄的文化交融之地,“三山三江一河”的地域格局,赋予了云浮独有的历史底蕴。千年风韵的“南江文化”、博古通今的“禅文化”、开拓进取的“石文化”,调出了云浮的独特气质。
近年来,云浮聚焦“文化强国”战略,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六大工程”,推动云浮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此背景下,云浮市影视服务中心应运而生,云浮融媒(集团)更是入选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发展硬道理,离不开文化软实力。云浮,这座广东最年轻的城市,2024年是云浮建市30周年。记者关注到,在云浮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召开期间,云浮正式推出“青春云浮 三十而励”这一口号。
那么,在“文化强市”建设中,青春云浮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大型人文系列纪录片《云浮山水间》,首次以多集纪录片的方式,立体、全面、生动地展示云浮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近现代故事以及壮阔恢宏的新时代逐梦圆梦历程。
乡贤大会、国际石材科技博览会、中国(广东云浮)RCEP产业合作大会、中国电影内容孵化与城市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大会等一系列活动接二连三,《云浮是个好地方》“1+N”系列宣传片在海外华人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2023年10月,云浮国际传播矩阵暨RCEP云浮平台上线,对外公布了云浮石艺、粤将陈璘、磨刀山遗址、禅文化、南药等五大国际传播IP矩阵,让云浮在海外圈粉无数。
云浮主动站在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风口上,让世界读懂这位“风一样的少年”。
善作善成
行走在云浮市腰古镇水东村,可以看到村内的主要建筑或是主要道路拐角处,都刻有“一善”等字样的铭文砖。当地村民说,这是先祖程颢告诫后辈要常做善事,做到“日行一善”。
“善”代表着善良、美好,是云浮这座城市突出的品格。这座“岭南理学第一村”,刻录了城市的基因,也养育了“上善若水”的人。
“我不能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就这样没了,一定要救她!”去年9月,云浮“外卖小哥”张永健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毫不犹豫跳入激流中勇救一名落水者的故事,温暖了这座城。
择善而从,新风渐起。手持大奖彩票,连夜送回给中奖者的袁梅连;三代传承,坚持“送影下乡”的黄志成;无偿献血三十年,用行动为公益助力的沈红明……在云浮,每天都有感人的“善德”故事发生。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呼唤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如何让“向上向善 刚健朴实”的种子,浸润云浮每个细胞?
去年4月起,“左邻右里·不用客气”云浮市文明宣传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陆续开展,不仅为市民带来了精彩的精神文明节目演出,还上门入户提供宣传、维修、理发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预约,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改造后的城区东西街,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均人气火爆。
改造后的城区东西街,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均人气火爆。
俗话说,善谋者行远,善为者乃成。云浮市主城区城市更新项目——东西街不到半年就完成了改造,便是“善作善成”的典型体现。自项目动工以来,“好人队伍”着力在汇聚民意、协商议事、调解纠纷上下功夫,做好499栋1430户市民的协调工作,实现了192天的项目建设时间内全程平安和谐稳定。
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以百姓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逐步实现,折射出的正是云浮这座城市的民本情怀、发展温度。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正努力促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云浮实际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云浮感恩奋进、争先进位。
爱了爱了
“有梦想就去追!”近日,改编自云浮独臂篮球少年张家城真实成长故事的电影《我,就是风!》宣布定档,将于5月28日公映。
该片拍摄于云浮,取景于广东古人类起点的磨刀山遗址、国家级非遗项目“禾楼舞”、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古村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抢花炮”等场景。拍摄现场,经常引来不少村民围观和点赞。
拉近市民与文化距离的,不只是这场电影。2023年以来,云浮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持续发力,立足本土文化资源,高水平举办两届半程马拉松赛事、第六届市运动会,促进文旅繁荣发展。
云浮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云浮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从清丽高雅的文艺作品,到人人参与的文化旅游体育活动,丰富多元的“文化+”让云浮文脉连绵不绝。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传统“土特产”成了乡村经济的支柱和乡村文化的载体。
去年12月,云浮市云城区第六届番薯节暨乡村美食旅游季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从三天“番薯节”向三个月乡村美食旅游季延伸,引领一场农产品销售、乡村美食和乡村旅游的热潮。
云浮是自然资源大市,各地禀赋各异,“土特产”丰富。“云城番薯季”以番薯为主题,以特色农产品展销、乡村美食和乡村旅游为核心,成为云浮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
如今,农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正在云浮大地持续发生。云安白石西瓜季、罗定荔枝旅游文化活动、新兴梅花旅游季暨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郁南无核黄皮文化周……一个个以“土特产”为主题、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特点的节庆活动,有力带动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助力文旅发展“红红火火”,乡村“蝶变”向美而行。
2024年,是云浮文旅产业兴盛发展、蓬勃向上之年。当前,云浮正以农为媒、以节兴商,撬动强镇兴村富民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大湾区文化旅游“休闲地”建设,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数读
这三年,我们的“首”候
2024年5月,首部在云浮取景、故事原型在云浮的成长励志电影《我,就是风!》上映,讲述来自云浮独臂篮球少年张家城的动人成长故事;
2024年3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云浮创作基地在云浮挂牌,此前云浮以新型村集体经济为题材的作品入选广东“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扶持项目;
2023年,磨刀山遗址被首次写入广东“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2023年至2035年)”;
2023年,云浮融媒(集团)、广东广电网络云浮分公司收入首次双双过亿元;
2023年11月,云浮首次入选“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美丽宜业之城”榜单;
2023年10月,首届中国电影内容孵化与城市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云浮举办;
2023年7月,云浮石艺作品亮相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开馆活动,云浮石艺作品“纸”飞机《童年》随后被版本馆收藏;
2023年7月,大湾区题材原创歌曲《叹早茶》荣获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云浮首部获此殊荣的歌曲作品;
2023年6月,首位云浮电影人、云浮新兴籍青年导演陈仕忠电影作品《寻她》获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艺术贡献奖;
2023年6月,云浮本土乐队“万花筒”首登央视《星光大道》;
2022年11月,大型人文系列纪录片《云浮山水间》播出,首次以多集纪录片的方式展示云浮的历史文化、近现代故事及新时代逐梦圆梦历程;
2022年9月,云浮市委正式启动地市级融媒改革,组建云浮融媒(集团),并于次年列入中宣部第二批试点。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