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坚持产业第一,“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作者 刘舜欣 2024-11-29 06:33

今年以来,德庆县坚持村做减法、镇补短板、县提质量,统筹县域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今年1月至9月,全县实现GDP超115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排名全市第一,马圩镇、官圩镇等典型镇村建设实现新突破,“百千万工程”工作成效得到充分肯定。

德庆县西江两岸山林苍翠秀丽,景色美丽迷人。徐向光 摄

德庆县西江两岸山林苍翠秀丽,景色美丽迷人。徐向光 摄

坚持产业第一,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6个

今年,德庆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6个,实际投资额超31亿元,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1月至10月,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15亿元,增长12.3%,新增上规纳统企业3家,新增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11家、技术改造企业15家,实现技改投资10.5亿元。立足现代农业产业延链条、扩能级,大力发展贡柑、南药等特色农业种植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加快建设。

此外,年产肉桂油200吨、产值4000万元的罗京香料肉桂油连续自动化提取项目建成投产,不断延伸南药产业链条。在文旅产业振兴上,盘龙峡森林温泉度假区项目已完成总体规划,德庆贡柑文化节、乡村半程马拉松等特色农文旅活动成功举办,德庆县再次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就业服务项目成全省示范

在推动县城扩容提质上,德庆县有序推进县城更新,改造39个老旧小区,塑造提升西江碧道、朝阳路主街等县城干道风貌。在公共服务供给上,投入1.5亿元实施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农村“三所学校”和“县中发展提升行动”项目。

此外,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以上。以“回家行动”为主线的就业公共服务项目获评首批省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成为全省十个示范项目试点之一。

典型村风貌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在建强镇村关键节点上,德庆县不断加快86个典型镇村项目建设,4个典型镇“七个一”项目基本建成,坚持先做“减法”(拆旧、清杂、治乱)、后做“加法”(建园、添绿、提质),33个典型村风貌全面提升。

此外,完成农房微改造2100户,拆除农村危破房726间,加快建设香山森林公园、冠旭(德庆)数字时尚电子产业园等绿美示范点,新增镇村植树13.1万株,并通过全面开展交通主干道沿线风貌提升及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现农房风貌提升116栋,环境整治11.5公里。

改革开路,力促村级集体收入全面提升

在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上,德庆县深入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等改革项目。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腾挪184亩建设用地建设新农村示范小区,依法稳慎推进零星农村居民点集聚,预计将吸引超3000人搬迁到圩镇。

此外,在马圩镇、官圩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巩固镇级国有农业公司、村级联办企业等改革成果,加快马圩绿美光伏示范镇项目建设,力促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均达15万元以上。

党建引领,推动71家规上企业结对共建

德庆县实施党建引领“强县”“活镇”“强村”三大行动,推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悦城镇综治中心上榜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先进典型。此外,择优选取80个行政村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以农户积分有效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推动香山村等4个村成为新一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广州花都区对口产业协作,帮扶7000万元提升花都区—德庆县产业转移平台能级、强化民生保障,国家进出口银行广东分行授信7.5亿元助力凤村镇光伏复合项目建设。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中铁上海设计院实施项目86个,首批项目开工率达93%,并成功举办了“政金企”融资对接会等活动,推动71家规上企业参与“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镇(街)结对共建。

南方+记者 刘舜欣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