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丹灶罗行艺术墟,有一种长久叫“趁墟”

作者 林洛峰 2024-11-10 21:55

罗行艺术墟活力持续释放。11月9—10日,罗行艺术墟11月主题墟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罗行社区开锣,多名艺术家再度集结,与市民游客深入互动,免费展览、工作坊、音乐会等活动集中上线,为艺术墟带来新的内容爆点。

罗行艺术墟在今年国庆期间首次亮相即火爆出圈。从今年10月15日起,罗行艺术墟开启常态化运营。从本次月度主题墟日开始,丹灶将坚持每月在罗行艺术墟办好一次主题墟日,努力让罗行墟这个百年老墟持久活起来,打造人文经济学驱动的南海乡创样板。

11月9日下午,“竹聚创意·编织未来”丹灶镇竹编大赛在乱弹罗行剧场开赛。通讯员供图

11月9日下午,“竹聚创意·编织未来”丹灶镇竹编大赛在乱弹罗行剧场开赛。通讯员供图

艺术家集结

活动引爆月度主题墟日

11月的第二个周末,罗行艺术墟首个月度主题墟日“竹艺生活”如期而至。走进罗行墟中山大街,可以看到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游客服务中心、罗行艺术馆、普蓝艺文中心、徐岚工作室、彭宇无界舞蹈影像展、墟上集、竹里人小店等艺术场域成为打卡热点。

11月10日下午,艺术家与市民游客在罗行艺术墟堤岸边共同参加“无我茶会”,自由交流,陶冶性情。通讯员供图

11月10日下午,艺术家与市民游客在罗行艺术墟堤岸边共同参加“无我茶会”,自由交流,陶冶性情。通讯员供图

知名艺术家向阳创作的巨型结构艺术装置《平行的现实》、古陶瓷学者胡次英的《九件博物馆》等室内艺术展陈,连同《星空之约》《词语森林》《涟漪》等户外艺术装置,已成为罗行艺术墟的有机组成部分,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与此同时,继国庆期间“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后,一众艺术家在罗行艺术墟再度集结。艺术家向阳、徐岚以“交汇美好”为主题,携手举办竹艺生活美学分享会;胡次英与市民游客畅谈“竹与茶”美学文化;彭宇当代舞团在“粮仓剧场”带来“竹·编”现代舞工作坊;叶文、罗凯星等艺术家参加“艺席茶”活动,在艺术墟里随性找上一席之地,邀请“趁墟”游客品茶闲谈,好不写意……

古陶瓷学者胡次英与市民游客畅谈“竹与茶”美学文化。通讯员供图

古陶瓷学者胡次英与市民游客畅谈“竹与茶”美学文化。通讯员供图

各类赛事活动成为本次月度主题墟日的亮点与爆点。其中,在11月9日下午,“竹聚创意·编织未来”丹灶镇竹编大赛在乱弹罗行剧场开赛,数十位来自罗行社区、周边村居和学校的参赛选手同场比拼,用传统的竹编技艺,编织出新颖的艺术作品,现场还有向阳、叶文等艺术家担任评委,根据作品创意和造型等评出获奖作品。

由丹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丹灶镇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丹灶镇文体旅游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氢谷之声”跨界艺人赛总决赛,将舞台搬进罗行艺术墟。通讯员供图

由丹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丹灶镇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丹灶镇文体旅游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氢谷之声”跨界艺人赛总决赛,将舞台搬进罗行艺术墟。通讯员供图

由丹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丹灶镇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丹灶镇文体旅游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氢谷之声”跨界艺人赛总决赛,将舞台搬进罗行艺术墟,15组“野生音乐人”在9日晚同台竞技,角逐桂冠;“乐泛涟漪”音乐会在9—10日连开两晚,丹灶青年民乐队和数位青年乐手创新演绎传统民乐;此前,由当代舞艺术家彭宇和罗行舞蹈队共同创作的竹编装置现代舞《竹·铠甲》备受好评,本次月度主题墟日上,《竹·铠甲》巡游一连两晚再度上演,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入夜也要来罗行艺术墟“趁墟”。

热度持续

让百年老墟持续活起来

罗行艺术墟11月主题墟日活动,是该艺术墟实行常态化开放运营后首次举办的月度主题墟日活动。一连两天艺术家与市民游客深入互动,各类赛事活动接连不断,让罗行艺术墟延续了自开墟以来的热度与人气。

本次月度主题墟日上,《竹·铠甲》巡游一连两晚再度上演,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入夜也要来罗行艺术墟“趁墟”。通讯员供图

本次月度主题墟日上,《竹·铠甲》巡游一连两晚再度上演,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入夜也要来罗行艺术墟“趁墟”。通讯员供图

位于丹灶罗行社区的罗行墟,因竹编贸易聚商成墟,已有300多年历史。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罗行竹编手工业走向式微,繁盛多时的罗行墟也因此慢慢失去了活力。今年以来,丹灶大力践行人文经济学,以文产特派员制度为抓手,积极发挥文产特派员向阳、夏诗源等艺术家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艺术家驻留罗行墟进行在地艺术创作,将百年老墟打造成罗行艺术墟。

今年9月29日,罗行艺术墟正式开墟。紧接着,罗行艺术墟的年度大墟“墟游记2024”从9月30日持续到10月7日,横跨整个国庆假期,带动活动话题曝光、游客接待量、文旅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让这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旧墟再现昔日繁荣景象。据统计,一连9天,“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接待游客约1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560万元。

“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火爆出圈,为持续活化这个百年老墟带来了新的契机。丹灶乘势而上,官宣从10月15日起,罗行艺术墟实行常态化开放运营,除了艺术墟各艺术场域、作品常态化免费开放,运营方还将通过每月策划一次主题墟日,每年策划一次年度大墟,提供主题性的艺术内容增量更新,努力让罗行艺术墟保持常来常有,常开常新。

月度主题墟日让罗行艺术墟延续了自开墟以来的热度与人气。图为市民游客利用周末走进罗行艺术墟参观游玩。通讯员供图

月度主题墟日让罗行艺术墟延续了自开墟以来的热度与人气。图为市民游客利用周末走进罗行艺术墟参观游玩。通讯员供图

“墟游记2024”总统筹、西樵山书院执行院长殷秩松说,希望从本次月度主题墟日开始,各方共同努力,坚持每月办好罗行艺术墟主题墟日,链接艺术家、年轻人、本土居民、外地游客以及越来越多不同社群,在罗行与艺术、竹编以及更多元素交汇融合,创造出更多的美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罗行墟变成一个交汇美好的地方,通过长期运营,让大家对这个地方产生依恋和情愫,让罗行墟真正活起来,致力打造人文经济学驱动的南海乡创样板。”殷秩松说。

南方+记者 林洛峰

通讯员 谭绮君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