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南方+记者获得最新消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近日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国内的美的、海尔、科沃斯、小鱼在家等企业已先后试水家庭机器人业务,推出多种养老智慧解决方案,产品服务包括日常协助、健康监测、情感陪伴、 安全监控、 康复训练、智能家居控制、远程医疗、个性化服务等不同范围,旨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管理和日常便利。
某品牌推出的陪伴机器人,售价一万多元。来源:淘宝
某品牌推出的陪伴机器人,售价一万多元。来源:淘宝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智慧养老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在全球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养老科技领域的话语权,更为养老地产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养老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不仅将推动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进养老地产的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也为养老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AI赋能或重构养老地产服务新模式
“在同龄人当中,我是比较接触和实际使用机器人的。譬如扫地机,健康检测仪等,这类高科技产品确实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不仅带来了方便,也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广州天河的张阿姨坦言,随着越来越多关注养老的机器人面世,她非常相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大大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8亿,占总人口的19.8%,传统的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的出台,恰逢其时地为养老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技术规范和方向指引。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该项标准重点聚焦互联家居环境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除了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通用要求以外,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有专家认为,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在智慧养老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这一标准体系涵盖了机器人安全性、交互性、功能性等多个维度,为养老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在标准的引领下,养老机器人产业将告别野蛮生长阶段,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
残疾瘫痪老人专用代步车康复训练机器人。来源:淘宝
残疾瘫痪老人专用代步车康复训练机器人。来源:淘宝
标准化的推进,无疑将显著提升养老机器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通过统一的技术规范,不同厂商生产的养老机器人可以实现数据互通、功能互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服务。同时,标准化也将降低养老机器人的研发成本,推动产品价格下降,使其更易于在养老机构中普及应用。
同时,这一国际标准的发布,确立了我国在智慧养老领域的技术主导地位。这不仅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也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技术人才进入中国养老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有迹象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正在重塑养老地产的服务模式。智能照护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智能陪伴机器人可以提供情感交流、娱乐互动等服务;智能康复设备则能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这些智能化应用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随着越来越多的养老社区开始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从入住登记、日常照料到健康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让老年人可以便捷地控制室内环境,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智慧养老社区的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打造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智能化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或催生地产行业新风口
随着美的、海尔等国内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先后抢滩,在日常协助、健康监测、情感陪伴、 安全监控、 康复训练、智能家居控制、远程医疗、个性化服务等多领域完成布局,预示着智慧养老产业链在国内正加速形成。
从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从平台运营到服务提供,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正在构建。广州市房协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这不仅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也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对养老地产的发展都是一种助力,并对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在越秀地产一位管理人员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也可能发生深刻变革。这些年,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传统的“卖房子”模式正在向“卖服务”转型,这么多企业也从传统的地产开发商转向综合服务提供商,可以预见,智能化服务未来将成为养老地产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养老地产项目的附加值会显著提升。
譬如,养老机器人能够协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任务,如取物、开关门、调节室内温度等,减轻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同时,它们还能提供情感陪伴、健康监测等个性化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养老机器人还可以配备先进的传感器和健康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警报,通知家属或医护人员采取紧急措施,确保老年人的安全。通过引入养老机器人,养老地产可以减少对人工护理人员的依赖,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而万科、保利的高管则告诉南方+记者,智慧养老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养老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上述人士介绍,随着养老机器人的普及,养老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提供差异化的养老服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养老机器人带来的技术革新,为养老地产企业提供了服务创新的机会。例如,可以开发基于养老机器人的新型养老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越秀养老地产项目。资料图片
越秀养老地产项目。资料图片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老年人对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的增加,引入养老机器人的养老地产项目将更具吸引力,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同时,提供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养老地产项目,能够满足老年人对便捷、舒适、安全居住环境的需求,提高入住率,增加企业的收益。
总的来说,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养老地产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将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也将重塑整个养老产业的生态格局。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持续深化,智慧养老必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在这一进程中,养老地产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智慧养老的新风口正在形成。
南方+记者 冯善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